[实用新型]电动机改进式绕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5145.5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好营;王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好营;王春鹏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改进 绕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动机绕组的改进技术,特别是一种节能、节本、节工、高效的电动机改进式绕组。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机的型号、规格越来越多,其线圈绕组也各有不同。目前,电动机和潜水泵生产厂家几乎是按照国际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的绕组生产,以现有三相2极24槽异步电动机和潜水泵为例,其中一相每极线圈绕组是线圈绕制成一个跨距的绕组构成,它的分布是1-12,2-11的同心式;2极18槽三相异步电动机(振动棒)为例,其中一相每级线圈绕组的分布是单包1-8,双包1-9的交叉式;4极36槽异步电动机为例,其中一相每极线圈绕组的分布是单包1-8、双包1-9的交叉式。这样存在的缺点是:一是线圈绕组跨距大、无效边长、不易整形,造成铜线的浪费;二是工作时线阻的增加致使铜损和电耗加大,使得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过短;三是绕组利用率低,同质的铜材效率无法提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改进式绕组,它采用单层短的下线工艺使得电动机线圈绕组不仅具有设计合理、工艺简便,且有节本、节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将三相24槽、18槽2极异步电动机和三相36槽4极异步电动机线圈绕组的长跨距绕制成短跨距的绕组,各部连接的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保持了单层绕组下线工艺的简单又具有双层短距节约铜线(可节约铜线10%-15%)直接降低铜耗,提高效率并且如有烧坏一只线圈直接更换一只线圈。二是改善启动性能,在节约铜线的基础上,线阻减少,故在工作时能够降低铜耗和电损,提高绕组利用率,从而增加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线圈绕组短距的选用标准是:选用后电动机各相绕组相对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式绕组可使电动机、潜水泵的生产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设计合理、连接适用方便(其各个绕组链接和线规、匝数与改进前相同)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式绕组三相24槽2极一相线组分布展开图,其连接方式与改进前相同;
图2为改进式绕组三相18槽2极一相线组分布展开图,其连接方式与改进前相同;
图3为改进式绕组三相36槽4极一相线组分布展开图,其连接方式与改进前相同。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本改进式绕组下线方式是:一相一组的两只线圈,先下第一只线圈的底槽,隔一槽再下第二只线圈底槽;其次隔一槽再下第二相一组线圈第一只线圈底槽,隔一槽再下第二只线圈底槽;然后隔一槽再下第二相一组第一只线圈底槽,直接按1-10下其面槽,隔一槽再下另一只线圈底槽,接着下面槽。如此依次类推;
图2本改进式绕组下线方式是:一相一组的两只线圈,先下第一只线圈的底槽,隔一槽再下第二只线圈的底槽;其次隔一槽下第二相一组线圈的单只线圈的底槽;然后隔一槽下第三相一组线圈的第一只线圈的底槽,接着下面槽,隔一槽下第二只线圈的底槽,接着再下面槽{单双包都按(1-8)来下}。如此依次类推;
图3本改进式绕组下线方式与图2相同。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将原来的3相绕组跨距(1-12,2-11)设计为(1-10);图2、图3将原来的3相绕组跨距双包(1-9)、单包(1-8)设计为单双包(1-8),因此线组跨距明显缩短,线圈绕组的线材可节约10%-15%左右,从而节省了原材料(改进后的电动机和潜水泵在数年的生产使用中表现良好)。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好营;王春鹏,未经王好营;王春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5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调制解调器
- 下一篇:干式调压调容无功自动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