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空气制水补充水源的冷暖床垫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5077.2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袁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竹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E03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气 补充 水源 冷暖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进一步来讲是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器件或与电加热组合的在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的冷暖床垫,尤其是一种利用空气制水补充水源的冷暖床垫。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在有很多帮助人们调节睡眠环境温度的产品,直接放在床上使用的单一功能产品有常见的电热毯、凉席;多功能产品有温控水床、电子制冷制热床垫和采用液体齿轮泵循环的冷热床垫等;通过改变居室内温度、气流调节睡眠环境温度的产品有空调、电风扇、电暖气、燃气取暖炉、煤炭取暖炉等;以上这些产品都存在着很多难以改进完善的不足之处。
普通产品中的电热毯安全性较差,容易发生失火触电事故,并且使用时人的皮肤容易干燥、粗燥并影响到身体健康;各种材料制成的凉席都不能调节温度,在炎热的夏季其实凉席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而且还会产生积汗现象让睡在上面的人感到湿热不适;电风扇是通过空气流动来达到降低人身体表面温度的目的,但是在闷热的夏天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使用电风扇还是经常让人无法安然入睡,并且在睡眠时如果长时间吹电风扇极易使人受风着凉,既影响身体健康又耽误第二天的工作。
市场上现在也有一些直接在床上使用的高档产品,如温控水床、电子制冷制热床垫和采用液体齿轮泵循环的冷热床垫等,但是这些产品都存在功率大耗能高、体积大拆装不便的设计缺陷,床垫内部的液体、电源线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使用过程需不断地补充水源,使用者感觉麻烦,难以承受,也造成这些产品的市场经营规模难以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利用空气制水补充水源的冷暖床垫。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利用空气制水补充水源的冷暖床垫,主要由床垫、主机以及连接床垫和主机的热交换循环管连接构成,所述主机主要由换能器、水泵、贮水箱以及控制电路板连接构成,所述热交换循环管设置于床垫内与人体进行热能交换,并依次与主机内的换能器、水泵和贮水箱相连接构成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主机内的空气制水装置,所述空气制水装置由连接管与贮水箱相连接。
所述空气制水装置主要由进风装置、出风装置、通风通道和至少一台制冷设备连接构成,所述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设置于通风通道的一端,所述制冷设备设置于通风通道内,通风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贮水箱相连通。
所述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通风通道内对由进风装置吸入空气进行过滤的滤气装置。
所述制冷设备上设有蒸发器,蒸发器安置于通风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晶体材料制成的器件通入电流后在其接触界面会产生温差和热量转移,通过循环水管将能量传导均匀分布到床垫表面,从而实现致冷致热目的。夏天将凉爽的低温传递到床垫表面,冬天将暖温传递到床垫表面,达到冬致暖、夏致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循环水在使用过程中会损耗,需不断地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接将空气经加工置换制的的补充水,以解决补充冷暖床垫不断的水损耗。空气制水装置将自然空气吸入通风通道内后,经过通风通道内的制冷设备将空气冷却,空气中的水凝结成水滴或冰附着在通风通道内壁上,通过出水口流出并注入贮水箱,补充冷暖床垫使用过程中的水份损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用电省、无噪音、无污染、安全可靠。夏天床面的均匀温度可调至≤26℃,冬天床垫表面的均匀温度可调至≥33℃,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垫、2-热交换循环管、3-主机、4-换能器、5-贮水箱、6-水泵、7-空气制水装置,8-进风装置、9-滤气装置、10-制冷设备、11-出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空气制水补充水源的冷暖床垫,主要由床垫1、主机3以及连接床垫1和主机3的热交换循环管2连接构成,所述主机3主要由换能器4、水泵6、贮水箱5以及控制电路板连接构成,所述热交换循环管2设置于床垫1内与人体进行热能交换,并依次与主机3内的换能器4、水泵6和贮水箱5相连接构成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主机3内的空气制水装置7,所述空气制水装置7由连接管与贮水箱5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空气制水装置7主要由进风装置8、出风装置11、通风通道和至少一台制冷设备10连接构成,所述进风装置8和出风装置11设置于通风通道的一端,所述制冷设备10设置于通风通道内,通风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贮水箱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竹,未经袁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5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