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3664.8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新;陈诲;李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A47C7/4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驾驶 座椅 腰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驾驶座椅的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可调座椅腰部支撑装置的凸度调节有通过气囊充气与放气来实现的,有通过弹簧钢丝张紧与松弛来实现的(如中国专利200580043783.0),有通过弹性板件的弹性形变来实现的(如美国专利US5954399-A),还有通过刚性体在凸起方向上的前后移动来实现的等等。由于驾驶座椅难免受到前方来自于人体的冲击压力,因此气囊、弹簧钢丝等弹性体支撑件有缓冲作用而使人感到更加舒适,然而它们相对于刚性体支撑件来说却不便于在座椅的靠背骨架内部空间来回移动。刚性体支撑件有便于控制、控制精度高的优点,但其缓冲性能差是明显的缺陷。可调座椅腰部支撑装置的支撑位置调节的方式也不一,有通过空间排列的不同支撑件的工作状态不同来实现的,还有通过同一支撑件的空间位置移动来实现的。通过空间排列的不同支撑件的工作状态不同来达到支撑位置调节的方式实现起来很方便,却很难达到连续调节的目的,此类腰部支撑装置一般都是分级调节型的;通过同一支撑件的空间位置移动来达到支撑位置调节的方式则容易实现连续调节。
如专利号为02824522.9的中国专利“装有动力的腰部机构”,其凸度调节的支撑件为刚性板件,该刚性板件的一端与一可移动联杆相连接,该联杆纵向移动时可以改变刚性板件的空间位置,以实现凸度调节。该腰部机构的支撑位置调节部分包括由刚性杆件围成的支撑平面,支撑板安装在支撑平面上;在支撑板与刚性杆件之间连接有可移动联杆,当联杆移动时即可改变支撑板在支撑平面上的位置,以实现支撑位置调节。该腰部机构虽然可实现凸度和支撑位置两个自由度的精确连续调节,但其存在如下缺点:1、当该腰部机构受到来自于人体背部的冲击压力时,不能起到缓冲作用;2、当该腰部机构受到来自于人体背部的冲击压力时,冲击压力会传递到传动机构上,影响传动机构的可靠性;3、该腰部机构在使用时,其表面覆盖有发泡、海绵、蒙皮、衬布等包裹层,支撑板的运动会与包裹层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缩短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座椅腰部支撑装置中弹性体支撑件不便于在座椅的靠背骨架内部空间来回移动,而刚性体支撑件缓冲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弹性体支撑件和刚性体支撑件各自的优势,且可避免冲击压力传递到传动机构上,影响传动机构的可靠性的电动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装置,包括具有上升沿的后支撑板和具有下降沿的前支撑板,在后支撑板的上升沿内设置有滑槽,所述的前支撑板的下降沿设置在后支撑板的上升沿的滑槽内,在左侧的前支撑板的下降沿和后支撑板的上升沿上设置有左通槽,在右侧的前支撑板的下降沿和后支撑板的上升沿上设置有右通槽;在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和凸度调节传动机构,所述的凸度调节传动机构包括压力板、滑块、传动螺杆以及左拉杆、右拉杆;在左拉杆、右拉杆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左拉钩、右拉钩,所述的左拉钩、右拉钩分别设置在前支撑板的下降沿和后支撑板的上升沿的左通槽、右通槽内;所述的左拉杆、右拉杆的内端分别设置有铰孔,所述的铰孔与设置在后支撑板上的固定铰座铰接在一起,在后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设置在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的传动螺杆的下端通过后支撑板的通孔,与设置在后支撑板外侧的凸度调节变速箱的输出端相连接,凸度调节变速箱的输入端与凸度调节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在传动螺杆外设置有具有螺纹的压力板,压力板的螺纹与传动螺杆相对应;在压力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具有凹槽的滑块,滑块的凹槽与左拉杆、右拉杆相对应,滑块与压力板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在后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位置调节电机,位置调节电机的电机轴与位置调节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接,位置调节变速箱的输出端与齿轮相连接,齿轮与设置在电动驾驶座椅的靠背骨架上的齿条相啮合。
为了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支撑装置与电动驾驶座椅包裹层之间的摩擦,在前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滚动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支撑装置可实现在凸度和支撑位置两个自由度上的精确连续调节;
2、当座椅的靠背受到来自于人体的冲击压力时,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支撑装置具有缓冲作用,可保护人体腰部不受硬性的冲击,使人感到更加舒适;
3、当座椅的靠背受到来自于人体的冲击压力时,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支撑装置的前支撑板后移,拉杆的拉钩与前支撑板会自动脱离,不会把冲击压力传递到传动机构上,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支撑装置的耐久度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