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鼠标操作手腕垫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3583.8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应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应力 |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 操作 手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的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
背景技术
鼠标最初被发明时,其任务只是辅助键盘完成操作任务,可如今鼠标使用范围的急剧扩大,其地位由辅助变成了主力、甚至使用频率超过了键盘。对于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的朋友来说,手部往往会感觉很疲劳,情况严重时手部肌肉会有无力感甚至萎缩,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手腕把握鼠标时手腕与桌面形成的夹角约为30度,长时间使用鼠标会导致前臂肌肉处于拉伸状态、导致血流不畅;次要原因是超量使用鼠标也会对手腕关造成伤害,因为根据人体工程学的肢体使用原理,身体的动作应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进行,而手腕的动作处于次最低等级,一个人手腕关节重复动作极限为4000次/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肢体使用原理、对人体关节与肌肉伤害最小、使用鼠标时间更长、方便鼠标移动和操作的鼠标操作手腕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主要由鼠标固定圈与手腕支撑体固定连接而成的一整体。
所述的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鼠标固定圈内圈形状为与鼠标外形一致的椭圆形或四方形。
所述的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手腕支撑体的高度等于、略大于或略小于鼠标的高度。
所述的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在手腕支撑体的顶部制有凹坑。
所述的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凹坑的截面形状为V形、U形、方形或圆弧形中的任何一种。
所述的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在手腕支撑体与鼠标固定圈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壁。
所述的任何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在鼠标固定圈的前端制有进线口。
所述的任何一种鼠标操作手腕垫,其在鼠标固定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薄底板,薄底板中央制有圆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鼠标放置于鼠标固定圈内,既解决了鼠标移动和操作问题、又使手腕呈平直状态,这样就降低了手部肌肉的拉伸状态、保证了血液的流畅、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而各种操作由动作最低等级的手指进行既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肢体使用原理,又将电脑操作的重复动作极限由手腕关节的4000次/天提高到手指关节的8000次/天,使电脑的使用时间延长了一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识:1-手腕支撑体,2-凹坑,3-加强壁,4-鼠标固定圈,5-进线口,6-薄底板,7-圆孔,8-鼠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鼠标固定圈4与手腕支撑体1固定连接而成的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固定圈4内圈形状为与鼠标外形一致的椭圆形,手腕支撑体1的高度等于鼠标8的高度,在手腕支撑体1的顶部制有一圆弧形状的凹坑2,在手腕支撑体1与鼠标固定圈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壁3,在鼠标固定圈4的前端制有进线口5。
实施例二: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鼠标固定圈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薄底板6,薄底板6中央制有圆孔7。
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鼠标8放置于鼠标固定圈4内,鼠标8信号线从进线口5引出,手腕放置于手腕支撑体1上,大拇指、无名指或小指握住鼠标8,食指和中指操作鼠标8左右键和滚轮,这样既解决了鼠标8移动和操作问题、又使手腕呈平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应力,未经黄应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清洗滤膜的方法
- 下一篇:制备改进的脂族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