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捞沙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3040.6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杰;刘丙申;陈晓国;张秋成;马彦德;朱丽君;王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15 | 分类号: | E03B3/15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237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捞沙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沙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水井淤沙的捞沙管。
背景技术
水井经过多年使用后,井内逐渐堆积的淤沙会导致出水量降低,满足不了需求。现在地质行业处理水井淤沙的方法是使用钻具携带捞沙管,用水通过钻杆进行冲孔,翻上来的沙子沉淀于捞沙管内,这样,捞一次沙就需要四小时左右,如果遇到水源不足时,钻机不能连续工作,耗时且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负压捞沙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捞沙管,包括捞沙管体,自所述捞沙管体上口向其内腔中延伸设置有空心结构的活塞杆,在所述活塞杆下部套装有与所述捞沙管体内径相适应的活塞,在所述活塞杆底部开设的溢水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活塞杆内腔相连通;在所述捞沙管体上部开设有排水口,活动连接在所述捞沙管体底部的接头内腔中设置有合页式挡沙板。
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吊环。
所述捞沙管体的上口处活动连接有端盖,所述活塞杆自端盖中心孔中延伸出去。
所述捞沙管体端盖的上部和底部接头的下部外周面为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了传统捞沙靠水冲洗沉淀使淤沙进入捞沙管的处理方式,用负压将淤沙吸入捞沙管,加快了淤沙进入捞沙管的速度,由原来4小时捞一次沙变为0.25小时捞一次沙,提高生产效率16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捞沙管,包括捞沙管体1,自所述捞沙管体1上口向其内腔中延伸设置有空心结构的活塞杆2,在所述活塞杆2下部套装有与所述捞沙管体1内径相适应的活塞3,在所述活塞杆2底部开设的溢水口通过单向阀4与所述活塞杆2内腔相连通;在所述捞沙管体1上部开设有排水口5,活动连接在所述捞沙管体1底部的接头6内腔中设置有合页式挡沙板7。所述活塞杆2上端设置有吊环8,方便和卷扬机钢丝绳相连接。所述捞沙管体1的上口处活动连接有端盖9,所述活塞杆2自端盖9中心孔中延伸出去,在活塞杆向外抽出或向内推进时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捞沙管体端盖9的上部和底部接头6的下部外周面为倒角结构,减小捞沙管体入水井或出水井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卷扬机工作,固定在吊环上的钢丝拉绳将捞沙管体1放入井下,钢丝拉绳拉动活塞杆2向上,使捞沙管体1下部的无杆腔室形成真空,合页式挡沙板7打开,淤沙从下方进入捞沙管体1的无杆腔室内,活塞杆2继续上移至上端盖9处,淤沙充满捞沙管体1的内腔,合页式挡沙板7闭合,将捞沙管体1拉出井外,卸下底部接头6,清除淤沙,进行下一次捞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流式陶瓷阀芯
- 下一篇: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