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渗透式真空药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2973.3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占民;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占民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葛春波;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真空 药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集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为一体的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渗透式真空药罐。
背景技术
拨火罐是我国民间治疗感冒、发热及风湿等病的传统方法,通过拨火罐使人体皮肤或肌肉组织受到吸力而充血,引起血管扩张,使经络畅通,气血旺盛,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除湿、消肿、散结退热、祛风散寒、排毒拨浓、调解神经作用,使疾病得到治疗。传统的火罐使用麻烦且不干净,火罐与皮肤之间有吸力不易控制,有时还会出现烧伤患者的现象。
无火负压罐具有操作方便、不会烧伤患者皮肤的特点,如本人提出的CN2219128Y的“真空药罐”是由罐体、安装在罐体顶部的手轮螺母、与手轮螺母连接的活塞杆及活塞,设在活塞内的储药仓及表面开有通孔的仓盖构成,操作时通过旋拧手轮螺母使罐内产生负压,同时药物经仓盖上的通孔扩散经皮肤表面进入体内,起到治疗作用。由于储药仓内装的是固态药物,不能直接渗透至体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渗透式真空药罐,可针对具体病症使药物直接渗透至病患穴位及经络而被人体直接吸收,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功效,可改善营养组织、加速其新陈代谢,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并且可减轻因口服药物对人体器官如肝、肾、食道及胃肠等不良反应。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渗透式真空药罐包括罐体,在罐体顶部安装有手轮螺母,通过手轮螺母连接有活塞杆及活塞,其特殊之处是:在活塞内表面设有微型负压喷雾器。
上述的渗透式真空药罐,所述的微型负压喷雾器是由管体、表面设有喷孔的端盖,安装在管体内的弹簧和通过弹簧顶靠在喷孔处的滚珠构成。
上述的渗透式真空药罐,在活塞内表面镶装有永磁片,以起到磁疗保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拨“火罐”与药物渗透治疗相结合,可针对具体病症使药物直接渗透至病患穴位及经络而被人体直接吸收,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功效,可改善营养组织、加速其新陈代谢,达到快速治疗、治根治本的目的,并且可减轻因口服药物引起人体器官如肝、肾、食道及胃肠的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罐体1,密封胶圈2,活塞3,活塞杆4,限位环5,手轮螺母6,微型负压喷雾器7,管体701,弹簧702,滚珠703,端盖704,永磁片8,密封盖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罐体1顶部通过限位环5安装有手轮螺母6,在手轮螺母6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塞杆4及活塞3,活塞杆4及活塞3可为一体,在活塞3外壁上套装有密封胶圈2,在活塞3内表面中心对应活塞杆4位置设有插孔,在插孔内通过紧配合镶装有微型负压喷雾器7。所述的微型负压喷雾器7是由管体701、插装在管体701端口处的端盖704、放置在管体701内的弹簧702和通过弹簧702顶靠在喷孔处的滚珠703构成,端盖704的中心处设有喷孔。在活塞3内表面镶装有水磁片8,在罐体1端口处套装有密封盖9。
使用时,针对患者病症预先在微型负压喷雾器7内装入相应药液,所述的微型负压喷雾器7可为多个且长度不等,以便根据药量不同进行相应选择。拨下密封盖9,转动手轮螺母6使活塞3下移至底端,将罐体1扣在患部,再反向转动手轮螺母6、活塞3上移,使罐体1内呈负压状态,药液将滚珠703顶起,滚珠703又受弹簧702作用,使滚珠703呈动态平衡,药液呈雾状从喷孔喷出,经过病患皮肤表面的穴位及经络渗透至患者体内,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占民,未经杨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