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2755.X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佟建勋;牛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光 光电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电电涌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类雷电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涌保护器是对电涌电压进行箝位,采用电涌防护器件的寄生参数对于通流能力、保护水平、信号插入损耗等必须合理搭配,而元器件生产厂家又很难保证所有元件参数的一致,而且地线的安装给施工带来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地线上的回路电压、电涌、感应雷击、静电等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利用光纤传播信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包括至少三个端口的输入端和至少三个端口的输出端,还包括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一电平转换器、光纤驱动器、一第一光纤发射器、一第二光纤发射器、一第一光纤接收器、一第二光纤接收器,其中,输入端、输出端的的一端口与电平转换器连接的其中两输入端子连接,电平转换器的其中两输出端子与光纤驱动器连接,光纤驱动器与第一光纤发射器、第二光纤发射器连接,第一光纤接收器、第二光纤接收器与电平转换器的另两输入端子连接,输出端与输入端的另一端口与电平转换器的另两输出端子连接,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第三端口接地。
所述电平转换器为MAX232,所述光纤驱动器为SN55451B,光纤发射器选用HFBR-1522,光纤接收器采用HFBR-2522。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在入户端由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接入使用设备,在电光-光电转换过程中,由于采用光纤传播,信号线路上零残压(无需地线),极大的保护了接口设备,避免了地线回路电压、浪涌、感应雷击、静电等对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光-光电电涌保护器包括输入端J1以及输出端J2、一电平转换器、一光纤驱动器、2个光纤发射器TP1、TP2、2个光纤接收器RP1、RP2,其中,输入端J1与输出端J2各自至少包括3个端口,且其中一个端口接地,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端J1的J1-5端口接地,输出端J2的J2-5端口接地,电平转换器采用MAX232,光纤驱动器的型号选用SN55451B,光纤发射器选用HFBR-1522,光纤接收器采用HFBR-2522。电平转换器、光纤驱动器、光纤发射器、光纤接收器连接在输入端J1的J1-2、J1-3端口与输出端J2的J2-2、J2-3端口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输入端J1的J1-2、J1-3端口分别连接到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子14、输入端子13,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子12、9分别与光纤驱动器的端子2、6相连,光纤驱动器的端子3、5分别连接有第一光纤发射器TP1、第二光纤发射器TP2的端子2。
第一光纤接收器RP1的端子1、4连接件后再连接到电平转换器的输入端子10,第二光纤接收器RP2的端子1、4连接件后再连接到电平转换器的输入端子11。
输出端J2的J2-2、J2-3端口与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子7、输入端子8连接。
当信号传输时,以RS232信号为例,当RS232信号从输入端J1的J1-3端口传送到电平转换器后,电平转换器对其整形,即将其转换成TTL电平信号或者CMOS电平信号,转换过后的信号经由电平转换器的端子12发射到光纤驱动器后变成光信号,光信号再通过第一光纤发射器TP1被发射出去,通过光纤传输,第一光纤接收器RP1接收光信号并将其变成电信号,然后该电信号经由电平转换器的端子10被传送到电平转换器进行整形,即将其变成标准的RS232信号后经由端子7输出,送入输出端J2的J2-2端口,因为输出端J2一般接使用设备,从而信号传送至使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锯石机
- 下一篇:嵌入式水龙头的盒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