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2742.2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吕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进凯;王爱华 |
主分类号: | F26B3/04 | 分类号: | F26B3/04;F26B3/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烟台市芝***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热风 混合 玻璃纤维 烘干机 | ||
1.一种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包括炉体(1),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烘干腔(2),热风循环系统,排潮系统(6),微波发生源(7)和设置在所述烘干腔(2)底部的纱车传输轨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源(7)通过微波波导(9)与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微波馈能口(10)连接,每个所述微波波导(9)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微波馈能口(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2)的侧壁为多孔金属板(21)、顶板为无孔金属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热风循环风机(5)和热风循环风道(4);所述热风循环风道(4)包括所述烘干腔(2)的侧壁与所述炉体(1)内壁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炉体两侧风道和所述烘干腔(2)的顶板与所述炉体(1)顶部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炉体内腔顶部风道,所述炉体两侧风道与所述炉体内腔顶部风道相通;热风循环风机(5)安装在所述炉体(1)的顶部或安装在所述炉体(1)的侧上部,所述热风循环风机(5)的风机叶轮设置在所述热风循环风道(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系统(6)包括与所述热风循环风道(4)导通的排潮管道和与所述排潮管道导通的抽湿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道为多孔排潮管道或端开口的排潮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馈能口(10)对应玻璃纤维纱团或玻璃纤维丝饼(12)之间的空隙或对应玻璃纤维纱团或玻璃纤维丝饼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进出口处设置有防微波泄漏门(1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源(7)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或安装在炉体(1)的两侧,所述微波波导(9)的首端安装在微波发生源(7)内,所述微波波导(9)的尾端经所述热风循环风道(4)与2个或2个以上的微波馈能口(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馈能口(10)设置在所述烘干腔(2)的侧壁上和/或设置在伸入到所述烘干腔(2)内的微波波导(9)上;每个所述微波馈能口(10)的功率小于等于2kw。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微波热风混合玻璃纤维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风道(4)内设置有换热器(8)、热风导入口或电加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进凯;王爱华,未经吕进凯;王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7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流量VRV空调的监控装置
- 下一篇:真空断路器操作拐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