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形呼吸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2580.2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顾维宁;顾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维宁;顾柏平 |
主分类号: | A62B23/06 | 分类号: | A62B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呼吸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形呼吸净化器,属于医学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空气污染已日益严重。虽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仍然难以杜绝空气污染。为了有效地防止粉尘、废气对人们呼吸系统的损害,已经出现了多种呼吸净化器,但是均存在明显的不足:形状类似直筒,且长度较长,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让使用者感到鼻腔酸胀难受;中间过滤层较多,气体流通性较差,导致呼吸困难;未考虑两侧鼻孔的生物学差异,两个净化器均采用相同设计,容易使呼吸不够通畅。佩戴这些呼吸净化器会让人感到鼻腔不够舒适、呼吸不够自然,限制了呼吸净化器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隐形呼吸净化器,佩戴感觉舒适、呼吸自然,有利于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隐形呼吸净化器包括经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凹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凹腔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凹腔内装有过滤体,所述第二凹腔内设有只允许气体从鼻腔流向外界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如下:
1.所述净化器具有鼻夹;
2.所述第一、第二凹腔为半球状。
3.所述第一、第二通气孔上分别设有与第一、第二凹腔相连的十字形网。
4.所述第一、第二凹腔底部带有托体。
5.所述托体为环状带。
6.所述单向阀为位于第二通气孔下方的薄膜圆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半球状的凹腔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两凹腔由连接体固定连接,间距固定,分布对称,使用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佩戴舒适;凹腔可全部隐入鼻腔内,不会引起别人注意。
本实用新型具有鼻夹,可将净化器固定在鼻子上,防止呼出气体将净化器带出。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两侧鼻孔的生物学差异,采用一鼻孔进气、另一鼻孔出气的设计,进气凹腔装有过滤体(比如:活性炭、过滤棉、组合物等),出气凹腔不含过滤体、设有只允许出气的单向阀。整个装置气流流通性好,呼吸阻力小,让呼吸通畅、自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净化吸入空气,抵御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非常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隐形呼吸净化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经连接体4固定连接的第一凹腔11和第二凹腔12,第一、第二凹腔均为半球状。第一凹腔11顶部右侧设有第一通气孔21,第二凹腔12顶部左侧设有第二通气孔22。第一、第二凹腔底部设有开口。第一、第二通气孔上分别设有与第一、第二凹腔相连的弯曲十字形网6,其外表所成曲面与凹腔外表曲面吻合,共同构成半球体。紧连第二通气孔22下方设有面积略大于第二通气孔22的薄膜圆片3,其四分之一的边长与第二凹腔12相连。第一凹腔11底部设有与其相连的圆环带托体51,第二凹腔12底部设有与其相连的环状带托体52。第一凹腔11内装有过滤体(图中未示),第二凹腔12内不装过滤体。本实施例净化器所用过滤体包括可以净化呼吸空气的活性炭、过滤棉、组合物等。本实施例净化器还具有鼻夹(图中未示)。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净化器的凹腔放入鼻内,然后用鼻夹夹在凹腔上的连接体连接处的上方,进而把整个净化器固定在鼻子上。吸气时,空气经第一凹腔11的过滤体净化后通过第一通气孔21进入呼吸系统,而第二凹腔12的薄膜圆片3在负压作用下与第二凹腔12紧密贴合,关闭第二通气孔22,使空气只能从第一凹腔11进入体内;呼气时,第二凹腔12的薄膜圆片3向下打开,排出浊气。
本实施例净化器的两个凹腔为半球状,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与鼻孔内壁紧密接触的同时不会引起酸胀疼痛的感觉,两凹腔由连接体固定连接,间距固定,分布对称,使用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佩戴感觉舒适;两个凹腔可全部隐入鼻腔内,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本实施例净化器具有鼻夹,可夹在凹腔上的连接体连接处的上方,进而把整个净化器固定在鼻子上,防止呼出气体将净化器带出。
本实施例充分考虑两侧鼻孔的生物学差异,通过薄膜圆片3的开闭,实现了一鼻孔通过第一凹腔11吸入净化空气、另一鼻孔通过第二凹腔12呼出浊气的设计。整个装置气流流通性好,呼吸阻力小,让呼吸通畅、自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维宁;顾柏平,未经顾维宁;顾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