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贮油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2090.2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波;陈小娥;蒋雅美;余辉;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8/02 | 分类号: | B65D8/02;B65D81/20;B65D47/06;B65D51/16;B65D21/03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气***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油容器,尤其是一种防止油氧化的新型贮油桶。
背景技术
在食用油脂生产企业,油脂在灌装、运输、取样、储存、取用等过程中,由于油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不仅造成油脂品质下降,而且食用油脂在氧化劣变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物、醛类化合物等对人体有害的中间产物。空气中的氧气是主要的氧化因子。目前,部分生产企业采用向油脂中添加抗氧化剂或向贮油桶中充氮气的方法来抑制油脂氧化变质,但效果不理想,前者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且对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后者在储存过程中虽能防止油脂与空气接触,但由于普通贮油桶桶盖的设计缺陷,一旦桶盖开封就会引入大量氧气发生氧化变质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防止油氧化的新型贮油桶,解决油脂生产企业在对油脂进行灌装、运输、取样、储存、取用等过程中造成油脂氧化变质的问题,防止油桶经打开盖后带入氧气,方便油脂取样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贮油桶,包括油桶与安装在油桶上的油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桶盖上固定有两个CPC接头,其中一个CPC接头下端连有一根相对较长的内接油管,插入油桶油体内并靠近油桶底部,另一个CPC接头下端连有一根相对较短的内接油管,裸露在油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油桶盖分成两个油桶盖,各个CPC接头设置在各自的油桶盖上。
作为改进,所述油桶盖设计为带凹腔的圆筒结构,CPC接头分成插接连接的外接头和内接头,CPC接头的内接头内藏式地设置在油桶盖的圆筒内,外接头连接各自的外接油管或者气体管。这样圆筒结构可以保护CPC接头,便于运输搬运。
再改进,所述CPC接头的内接头是偏心地设置在圆筒内,内接头上的接头开关布置在间隙比较大的空腔区域中。使CPC外接头的安装与取用更加方便,并便于人手的手指触及到CPC接头开关。
所述CPC接头的内接头与圆筒做成一个整体,便于安装使用。
最后,所述油桶盖通过螺纹结构密封固定在通孔上,呈对称地分布在油桶盖面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在于:油桶盖采用CPC接头不仅避免完全打开油桶盖,减少氧气的引入,有效防止油的氧化,使用方便,多次使用也无液体渗漏;且结合长短内接油管,有效解决油脂生产企业在对油脂进行灌装、运输、取样、储存、取用等过程中造成油脂氧化变质的问题,防止油桶经打开盖后带入氧气,方便油脂取样检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在桶体1的顶部盖面12上设有二个取油通孔,对称分布在盖面12两侧,油桶盖5、8分别通过取油通孔经螺纹结构与桶体1连接固定,贮油桶的桶壁2上下沿分别略高于顶部和底部的盖面,形成一定高度差,以方便贮油桶的堆放和运输。
所述油桶盖5、8由两部分组成,外部的带凹腔的圆筒10结构和内部的CPC接头,其中CPC接头由内接头4、13和外接头7、14构成,它们通过接头开关9可脱卸地插接连接起来。油桶盖5、8的圆筒10和各自的CPC接头的内接头4、13连成一个整体,部分内置在桶体1里面,圆筒10起到保护CPC内接头4、13的作用,并且圆筒10和CPC内接头4、13不分布在一个同心圆上,而是偏心设置的,使内接头4、13上的接头开关9布置在间隙比较大的空腔区域中,方便手指伸入触碰CPC接头的接头开关9,便于CPC接头的外接头7、14的安装与取出,CPC接头的外接头7、14上各自连有一根外接油管15和气体管6。油桶盖5的内接头4连接有一较相对较短的内接油管3,裸露在油脂液面上,用于油脂进行灌装时抽真空和氮气的充入,而油桶盖8的内接头13下端连接有一根相对较长的内接油管11,深入油体内并靠近油桶底部,用于油脂的热灌装和取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