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热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01732.7 | 申请日: | 2010-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赏;杨晓倩;周英涛;郎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0;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热 系统 | ||
1.一种低温热泵系统,包括一换热器A、一换热器B、一换热器C、一涡旋压缩机、一储液器、一气液分离器以及相应数量的节流机构和截止机构构成,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至少一个喷射接口,其与换热器A、换热器B、换热器C、储液器、气液分离器以及节流机构和截止机构保持流路连通形成具有补气喷射系统的低温热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管路系统,由换热器C的入口和/或出口引出一路管路通过节流机构后连接到原低温热泵系统中的补气喷射系统的管路上构成,该喷射管路系统和原补气喷射系统通过管路共同连接到涡旋压缩机的喷射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射管路系统的管路上还设有截止机构,即换热器C的入口或出口引出一路管路通过节流机构和截止机构后连接到原低温热泵系统中的补气喷射系统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C为板式换热器或闪蒸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C为板式换热器,包含两个入口及两个出口:
第一入口接收来自换热器A流出的中温液态制冷剂,第一出口将过冷的液态制冷剂输送到所述换热器B,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与所述换热器A、换热器B流路连通;
第二入口接收换热器A流出的中温液态制冷剂通过所述节流机构后流入的汽液混合态制冷剂,第二出口将过热的制冷剂输送到涡旋压缩机喷射接口,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与所述换热器A、换热器B及涡旋压缩机喷射接口流路连通;
另外,在换热器C的第一入口和/或第一出口引出一路管路通过节流机构和截止机构后连接到第二出口将过热的制冷剂输送到涡旋压缩机喷射接口的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C是闪蒸罐,包含一个入口及两个以上的出口:
入口换热器A流出的中温液态制冷剂通过所述节流机构后流入的汽液混合态制冷剂,所述换热器C的第一出口将过冷的液态制冷剂输送到所述换热器B, 所述换热器C的入口及所述换热器C的第一出口与所述换热器A、换热器B流路连通;
所述换热器C的第二出口将过热的制冷剂输送到涡旋压缩机喷射接口,所述换热器C的入口及所述换热器C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换热器A、换热器B及涡旋压缩机喷射接口流路连通;
另外,换热器C的入口、第一出口和/或除上述两出口以外的其它出口引出一路管路通过节流机构和截止机构后连接到第二出口将过热的制冷剂输送到涡旋压缩机喷射接口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机构为膨胀阀、电磁阀、截止阀或毛细管;所述截止机构为膨胀阀、电磁阀或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旁通管路,当所述喷射管路系统和补气喷射系统及换热器C处于截止状态时,所述旁通管路允许换热器A、换热器B之间流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四通阀,用于控制制冷剂流动,将所述低温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之间转换,其与所述换热器A、换热器B、换热器C、喷射管路、涡旋压缩机、储液器以及一节流机构保持流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7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内加热的塑料机械及其内加热螺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