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状注浆钢筋连接套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1143.9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宁;高帅;张宗生;罗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状注浆 钢筋 连接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筋装配式连接的瓶状注浆套筒。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连接多采用搭接连接、焊接连接或挤压套筒等机械连接方式,这几种连接方式的施工较为复杂,而且必须在浇注混凝土前完成钢筋连接,不适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的瓶状注浆套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瓶状注浆套筒,其组成包括:两端开口的套筒(1)配有第一弹性橡胶密封圈(5)和第二弹性橡胶密封圈(9),完全适用于装配式施工要求。套筒(1)设计为内壁为瓶状中空,且内壁带有凸起的肋(2),增加了钢筋、注浆料与套筒之间的锚固力,提高了抗震性能。所述的套筒(1)内部中间设有限位凸起(3),所述套筒(1)两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注浆孔(6)和出浆孔(8),所述套筒(1)粗口径端设有第一弹性橡胶密封圈(5),所述套筒(1)狭口径端设有第二弹性橡胶密封圈(9),所述套筒(1)粗口径端为装配钢筋(4)插入端,所述套筒
(1)狭口径端为预制钢筋(7)插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预埋:将预制钢筋(7)通过第二弹性橡胶密封圈(9)定位,组成预制钢筋,工厂使用预制钢筋保留注浆孔(6)和出浆孔(8)位置,通过预埋制作装配式混凝土构件。
2、现场施工:施工现场通过吊装,使预制构件的套筒(1)粗口端套入预 制构件的装配钢筋(7),套筒(1)与装配钢筋(7)之间装有第一弹性橡胶密封圈(5)防止注浆料在凝固前流出套筒,通过简单的注浆,使两个预制构件连成一体。
附图说明:
1:套筒、2:肋、3:限位凸起、4:装配钢筋、5:第一弹性橡胶密封圈6:注浆孔、7:预制钢筋、8:出浆孔、9:第二弹性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制作时,其钢筋端部事先预埋有该瓶状注浆钢筋连接套筒,预制钢筋(7)通过第二弹性橡胶密封圈(9)与套筒(1)连接,保证了钢筋和套筒的定位问题,预留注浆孔(6)和出浆孔(8)的位置,整个操作简单方便。
带有瓶状注浆钢筋连接套筒的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吊装时,与之对接的装配钢筋(4)直径远远小于套筒(1)的内径,从而降低了吊装的难度,装配钢筋(4)与套筒(1)的间隙通过第一弹性橡胶密封圈(5)密封,通过预留的注浆孔(6)注入高强度注浆料,并通过出浆孔(8)排气,从而确保注浆密实,注浆料凝结硬化后,通过组合式钢筋连接套筒和注浆料可将预制钢筋(7)与装配钢筋(4)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相比,套筒结构设计合理,应用广泛,施工工艺简便,性能可靠,适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