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轻蜂巢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1114.2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跃铭;周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跃铭;周生伦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巢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轻蜂巢散热器,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ED和PC行业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灯具,其光源大多采用大功率的水银灯、金卤灯或高压钠灯等,其光源中大多含有有害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制成的灯头粗大笨重、耗电量大、维修费用高、照明效果在显色性及防眩光性能等方面均不尽人意。与此同时,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展却极为迅速,近年来,部分LED的发光率已大大超过白炽灯,甚至超过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与传统投光灯电光源相比,LED光源基本无毒害、无电磁污染、且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光效高、发热量相对较低和使用寿命长等多方面优点,可以替代传统光源使用。
大功率LED是LED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大功率LED对散热技术要求较高,LED模块的功率越大,其芯片的热流密度就越高。当散热器的效果不良时,LED芯片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会很快产生光衰,甚至损坏LED芯片,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延缓LED芯片的光衰,广泛的推广大功率LED应用必须首先解决大功率LED散热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CN201170534Y公开了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器,但是由于增加了风扇、温控设置等,因此使得整体结构复杂,而且风扇的运转会产生噪音又由于零部件较多,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的毁损即可造成整个散热器的不能使用,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CN201212666Y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散热结构,该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采用的是由复数个散热鳍片并间隔一预设距离所构成的,传统的散热器多采用这种结构的铝材来作为散热部件,这种结构散热部件的制备通常有2种方法:1、铝挤成型,是指将铝锭预热,加温至约520~540℃,于高压下让铝液流经挤型模具,做出具连续平行沟槽之散热片初胚,再经由二次加工,将初胚裁剪、剖沟后制成散热片。铝挤型散热片受限于制程方式,其形状单纯、欠缺变化,难以适应新产品的开发,且散热鳍片(Fins)细长比有其限制(约<15),在有限空间下难以提高散热面积与热传效率,故散热效果较差;2、铝压铸型散热片,在铝挤型外,另一个常被用来制造散热片的制程方式为铝压铸型散热片。其制程是将铝锭熔解成液态后,充填入金属模型内,利用压铸机直接压铸成型,制成散热片,压铸型散热片可依需求作成复杂形状,亦可配合风扇及气流方向作出具有导流效果的散热片,且能做出薄且密的鳍片来增加散热面积,故普遍用于受空间限制的笔记型计算机上,但其存在的问题是(1)压铸时表面流纹及氧化渣过多,会降低热传效果,(2)冷却时内部微缩孔偏高,实质热传导率降低(K<200W/m.K),(3)模具易受侵蚀,致寿命较短,(4)成型性差,不适合薄铸件,(5)材质较软,容易变型。
在PC行业的散热器也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散热片在形状和制备过程中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超轻蜂巢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轻蜂巢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其中所述散热片包括梯形部和连接各梯形部的连接部,所述散热片之间相互结合形成蜂巢状结构。梯形部与连接部依次连接,形成齿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超轻蜂巢散热器,其中所述梯形部的两侧边长度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超轻蜂巢散热器,其中所述梯形部的上边与两侧边的长度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超轻蜂巢散热器,其中所述梯形部的上边和侧边的长度与连接部的长度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超轻蜂巢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片之间焊接或者铆接结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超轻蜂巢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06mm~0.25mm。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了蜂巢状的散热器,在相同体积条件下:散热面积是普通铝挤散热器的2倍以上,散热效果更好。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蜂巢状散热器是由单个的平齿形散热片组合的,因此其制作工艺简单,与传统的散热器相比,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为平齿形结构,因此不需要去考虑传统散热器上的散热鳍片的细长比,在形状设计上增加了设计空间。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采用了平齿形散热片,因此在重量上相对于传统散热器而言,重量减轻了9倍以上,并节约了产品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轻蜂巢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跃铭;周生伦,未经赵跃铭;周生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太阳能加热器联接箱
- 下一篇:一种管子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