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频噪声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1060.X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张键;陈榕;张麦;李敏;徐燕;徐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明;张键;陈榕;张麦;李敏;徐燕;徐吉 |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噪声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声发电装置,特别适用于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地铁、体育场、城市交通枢纽等场所,利用噪声提供发电。
背景技术
噪音是社会的一大公害,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予以消除。为了减少噪声对市民健康的危害,一些城市在噪声源的周围(比如道路两旁)安装了隔音屏。但是,隔音屏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它们只能阻挡噪声向周边扩散,而不能有效消除噪声。现代研究表明,当噪声冲击隔音屏时,会让隔音屏产生轻微的振动,会产生危害性更大的次声波。因此,如何有效的吸收噪声,并将其转换成可利用的资源,是噪声治理新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吸收声波降噪,又能将噪声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仿生学原理,模仿人的外、中、内耳结构,本实用新型设有谐振腔,压电薄膜,后腔和储能装置。压电薄膜处于谐振腔与后腔中间,由两片聚碳酸酯圆夹紧板固定,夹紧板上有数个直径一定的同心孔;压电薄膜采用蒸镀电极金属层技术引出电极导线;电能转换电路板置于壳体内部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噪声发电的:谐振腔收集汇聚噪声,通过夹紧板上通孔直径的大小,可选择谐振频率。噪声谐振波作用于压电薄膜,随着振动压电薄膜的两个表面产生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通过整流电路将电能储存于双电层电容器,供负载使用。通过对压电材料的选择,谐振腔的结构设计,在10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当外部为最佳匹配负载时,装置能提供3V,10mA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使用方便,适用于噪声较强的环境,如机场、地铁、体育场、高速公路等,所产生的电力经转换、存储,可供照明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装置由保护罩、夹紧板、压电薄膜、电路板和输出引线组成。外形呈圆柱体结构,尺寸大小由所选择的压电薄膜的尺寸和谐振腔的结构尺寸决定。本例的外形尺寸为Φ400mm×125mm,频率范围从次声波到超声波(2Hz~1000kHz)。
参见图1,本装置将压电薄膜(4)置于谐振腔(2)与后腔(5)中间,用带有同心孔的夹紧板(3)固定,压电薄膜(4)由4层20μm的PVDF压电薄膜串联组成,压电薄膜采用蒸镀电极金属层技术引出电极导线,电路板(8)固定安装在后腔内部,输出引线由壳体(6)的排气孔引出。
参见图2,压电薄膜输出的信号,经整流电路后,对双电层电容器充电,电路元件安装在电路板上,采用硅胶灌封处理。
本实施例所述的噪声发电装置,使用中根据具体需要,可多个并联或串联连接使用,以提供所需的供 电电压、电流等要求。
以下给出图2中器件的型号与参数:
·压电薄膜Q:PVDF,外形尺寸:Φ450mm×20μm×4层
·整流堆D:0.5A
·双电层电容器:DCL,5.5V/1.5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明;张键;陈榕;张麦;李敏;徐燕;徐吉,未经陈建明;张键;陈榕;张麦;李敏;徐燕;徐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