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1047.4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国宏 |
主分类号: | E05B27/02 | 分类号: | E05B27/02;E05B15/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410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固定建筑物部,建筑分部,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大类,锁、其附件、手铐小类,用非机械手段操纵或控制的锁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针对于一种机械锁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锁大致可以分为机械锁和电子锁两种。其中,机械锁为人们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锁;该锁是一种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由于弹子曝露于锁孔内,因此在技术开锁时,容易将其打开,安全性较差;虽然,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渐进插入钥匙开启的锁,但其仍摆脱不了一排弹子的结构特点。
然而,现有的电子锁虽然开锁比较简单,使用比较方便,但仍给人一种不够可靠的感觉;而且事实证明,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开锁的一瞬间发生断电或者没有电池,都会导致锁的失效。另外,电子锁造价较高,并不经济实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克服机械锁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机械锁。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锁体,锁体的侧方有钥匙孔、上方的腔体内为旋转柱,其结构要点是锁体内相应于钥匙齿部设置有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与其侧方的齿条相啮合,齿条侧方的下固定板上设置有下折叠杆;下折叠杆包括下固定杆和顶杆,顶杆上与顶杆垂直的下横杆一端与锁体内侧壁上的弹簧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杆与相应于钥匙齿部的顶针相连,下横杆通过其上的槽道设置在锁体内的销杆上;下固定板上方的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上折叠杆,上折叠杆包括具有滑套的滑动杆和上固定杆,相应于顶杆上方顶轮的上横杆的一端与滑套相连,另一端的销钉设置在锁体内侧方的仿形槽内;上横杆上固定有侧板,两侧板之间的轴上的一侧为相应于旋转柱的弹子的顶丝,相对的另一侧为配重,配重下方的锁体上固定有与配重相配合的磁块;顶杆的上部侧方分别设置有顶丝位于其间的拨叉,以及相应于上横杆的卡爪。
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锁体,改变了现有机械锁的一排弹子结构,该结构将开锁的关键部件:弹子设置在锁体内的上方,即使出现技术开锁的情况,开锁者也无法直接接触到弹子,而通过锁体内部构件想使上、下横杆保持运动一致来开锁,可以认为,其可能性极低;因此,提高了锁体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杆是由两个直杆和其之间的弯杆依次首位连接而成,其中弯杆的折弯处的转轴固定在锁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在上折叠杆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上固定板,下折叠杆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下固定板;可以使上折叠杆、下折叠杆更为牢固地定位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在磁块与配重之间的上横杆上设置有孔;以令磁块与配重之间的吸力作用不受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在下折叠杆的下固定杆两侧可以设有定位护栏;使下固定杆上移时,保持垂直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锁体、2为下固定板、3为顶杆、4为下固定杆、5为定位护栏、6为齿轮传动机构、7为弹簧、8为下横杆、9为槽道、10为销杆、11为下折叠杆、12为磁块、13为仿形槽、14为销钉、15为上横杆、16为侧板、17为孔、18为配重、19为顶丝、20为拨叉、21为弹子、22为弹簧、23为弹子腔、24为通孔、25为旋转柱、26为上固定杆、27为上固定板、28为滑动杆、29为轴、30为上折叠杆、31为旋钮、32为卡爪、33为滑套、34为顶轮、35为齿条、36为转轴、37为连杆、38为顶针、39为钥匙、40为钥匙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国宏,未经程国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