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0735.9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文;薛玉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向文 |
主分类号: | F23B60/00 | 分类号: | F23B60/00;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 复式 燃煤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窑炉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
背景技术
习知炉窑燃烧设备以生产多年,可是在脱硫除尘方面没有什么突破,原先老式窑炉燃烧设备它对煤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要用精制水洗颗粒煤,颗粒的大小是30-40mm,而且燃烧前要对煤喷洒白灰水进行脱硫。习知老式的煤燃烧器它设备上的水罐是给本设备其它部件散热用的,即上部所顶端的普通自来水水罐,主要是给燃烧器的煤斗局部起散热作用。老式窑炉燃烧器它耗煤大、所需煤的造价高、脱硫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等不足。急需对老式燃烧器结构进行改进,以适应节能降耗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目的就是为了节能环保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有顶部水罐、下部的燃烧拱碹、炉排护铁、鼓风机以及燃烧器一侧的煤闸板,其中:在所述顶部水罐的上部设有一根导汽水管,所述导汽水管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所述炉排护铁的两侧分别设有给炉排护铁降温用的方管,方管通过连接管与顶部水罐相连;在所述燃烧拱碹的碹顶设有衬层;在所述煤闸板的内侧设有锯齿形槽沟。
所述顶部水罐为装有弱碱性水的水罐;所述拱碹碹顶的衬层是采用耐高温、辐射性强的高铝抛光拱碹砖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燃烧器在燃烧拱碹的碹顶结构的改进,提高了设备防护能力,在脱硫除尘上也得到了环保部门的认可,并通过环保部门的检测,在除尘与脱硫方面已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在窑炉上进行了生产试验,用改进后的燃烧器在熬液碱大灶上与其它燃烧器进行了比较,从熬碱时间上比其它燃烧器缩短了3个小时左右,从燃煤方面也节省了约20%,从设备使用上也延长了时间。该燃烧器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窑炉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式燃煤燃烧器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式燃煤燃烧器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式燃煤燃烧器结构侧视图。
图中:
1、观测水镜 2、顶部水罐 3、导汽水管
4、燃烧拱碹 5、鼓风机 6、连接水管
7、冷却方管 8、护铁 9、煤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有顶部水罐2、下部的燃烧拱碹4、炉排护铁8、鼓风机5以及燃烧器一侧的煤闸板9,在所述顶部水罐2的上部设有一根导汽水管3,所述导汽水管3与鼓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在所述炉排护铁8的两侧分别设有给炉排护铁降温用的方管7,方管7通过连接管6与顶部水罐2相连;在所述燃烧拱碹4的碹顶设有衬层;在所述煤闸板9的内侧设有锯齿形槽沟。
所述顶部水罐2是装有弱碱性水的水罐;所述燃烧拱碹4碹顶的衬层是采用耐高温、辐射性强的高铝抛光拱碹砖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节能复式燃煤燃烧器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在燃烧器顶部水罐2的上部有一根导汽水管3,这根导汽水管3直通鼓风机5的出风口,由鼓风机5配风送入燃烧器配风底部,由风代入的弱碱性汽水与燃烧的煤进行混合达到脱硫的目的。在燃烧器,即炉排的护铁两侧加有两根方管7,两根方管7又与顶部水罐2相连,达到给护铁降温的目的,延长护铁的使用寿命。
在燃烧器燃烧拱碹4处增加了耐高温、辐射性强的材料作为衬层,它是采用高铝抛光拱碹砖制作的,由于它的高温反射,使煤更加充分燃烧。在燃烧器的顶部水罐2增加了一条管路为导汽水管3,直通鼓风机5的出风口,给燃烧器的进风口输送弱碱性汽水。在燃烧器两侧炉排护铁8处放置了两条方管7给燃烧器炉排护铁8降温。在煤闸板9的内侧又开设锯齿形槽沟,目的是使煤炭燃烧的更加充分,脱硫效果更好。
通过观测水镜1查看水罐2中的水位,燃烧器顶部的水罐2中所灌得水不是普通的自来水,而是通过配置好的弱碱性水,目的是给煤脱硫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向文,未经李向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0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驱缝纫机电机用手轮
- 下一篇:用于永磁式操作机构中的拐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