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命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59346.6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笃妙;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笃妙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0245;H04B7/00;H04L12/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命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生命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医学中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指标中,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的测定是指导医师救治病人最为重要的临床指标。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用来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的监测仪多为固定式的台式设备,该台式监测仪包括挂在病人身上用来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的探头、用来显示所测量的数据的显示器以及一监视器,显示器和监视器均设置在该台式设备上,整个台式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沉,并且只能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缺乏灵活性。
然而,现有的用来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的探头是由较长的导线与显示器和监视器连接,经常会因病人翻身活动导致探头脱落,导致临床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探头通过导线连接在监视器及显示器上,病人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活动,当病人想到更广泛的区域活动时,只能选择中断监测,如此会增加病人的不便和危险。在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由于导线连接的限制也会给医护人员的行动造成障碍。并且现有的监测仪不能联网,如此会导致关键数据丢失,也无法实现远距离监测,医生要经常与病人进行面对面就诊,如此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命征监测系统,能通过无线监测人的生理体征,灵活性强、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命征监测系统,包括一监控中心、与监控中心连接的至少一数据集中器以及与数据集中器无线连接的至少一智能血脉仪,所述智能血脉仪包括一感测生理特征的传感器、与传感器连接的DSP系统控制模块以及与DSP系统控制模块连接的数字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数据集中器无线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其中,包括连接所述DSP系统控制模块的电源管理系统。
其中,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向所述数据集中器发射信号和接收所述监控中心所发出控制信号的天线,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块为ZigBee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监控中心与所述数据集中器之间通过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IFI、GSM/GPRS或3G连接。
其中,所述监控中心连接有显示器。
其中,所述智能血脉仪具有一将其固定在手腕上的固定带和感测获取血氧脉搏数据资料的夹指探头。
其中,所述夹指探头中设置有所述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生命征监测系统通过有线连接测量人的生理体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无法实现远程监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生命征监测系统通过智能血脉仪的传感器感测人的血氧脉搏数据信号,并将感测到的信号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模块无线传输给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对病人的生理体征进行监控,从而可实现远距离对病人的信息情况进行监控的目的,而且智能血脉仪通过无线连接在数据集中器上,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布线,并且智能血脉仪采用无线连接到数据集中器,病人的行动不会受到限制,灵活性强,同时也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就诊。
本实用新型通过血氧脉搏仪负责对血氧和脉搏进行采样,并用无线的方式与数据集中器交换数据,数据集中器再与监控中心通过网络的连接,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完成对多个血氧脉搏仪的数据收集,询问和报警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命征监测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生命征监测系统包括智能血脉仪10、与智能血脉仪10通过无线连接的数据集中器20以及与数据集中器20通过网络连接的监控中心30。
所述智能血脉仪10包括一传感器11、与传感器11连接的一DSP系统控制模块12以及与DSP系统控制模块12连接的一数字信号传输模块13。所述传感器11与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块13连接,所述DSP系统控制模块12与一电源管理系统14连接。所述数字信号传输模块13与所述数据集中器20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笃妙,未经李笃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9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降压套筒调节阀
- 下一篇:阀门执行器的活塞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