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处理外部数据的液晶电视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56688.2 | 申请日: | 201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蔡贤;吴国霞;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7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外部 数据 液晶电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视频播放器领域,具体指一种能处理外部数据的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储介质的多样化,便携式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的记录数据的存储装置应用而生。但现有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数据需要通过电脑或其他播放器才能完成外部数据的读取,而电视机却无法读取播放外部音视频信号,可见单一的视频读取根本满足不了当今消费者的生活享受。如图1所示,为现有电视录像机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本体模块10、显示控制芯片20、控制器40以及显示屏30。输入的视频信号经本体模块10内的NTSC/PAL解码器和视频解码器的处理后送到主控芯片,输入的音频信号经由音频模数转换器、音频编码器、视频编码器处理后也输入主机控制芯片;而电视录像机只可读取有线电视数据并通过解码器输出到显示屏30显示。此外,主机控制芯片还与显示控制芯片20连接,通过显示屏30显示本体模块10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控制器40控制本体模块10的工作状态。可见现有的电视录像机只能收取有线信号,相对而言读取其他外来数据如移动硬盘存储的数据等存储数据却不方便显示,这无疑限制了电视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处理外部数据的液晶电视,以达到液晶电视能从外部存储单元读取图片、音乐、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减少移动硬盘等存储单元只能在电脑应用局限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处理外部数据的液晶电视,包括本体模块、与本体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依次连接信号拾取模块以及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所述本体模块的电子线路中的控制模块还与外部存储单元驱动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单元驱动电路还与电子线路中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以及连接外部数据的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的USB接口能与存储数据的移动硬盘、八合一读卡器连接。
所述本体模块与外部存储单元驱动电路之间还设有对外部数据进行编解码的编解码模块。
所述的控制模块内设有区分物理盘是光驱或硬盘的区分模块。
所述的控制模块还能与激光拾取头连接,对外部存储数据的单元进行伺服及光盘分区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处理外部数据的液晶电视,包括本体模块、与本体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依次连接信号拾取模块以及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所述本体模块的电子线路中的控制模块还与外部存储单元驱动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单元驱动电路还与电子线路中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以及连接外部数据的USB接口,能读取外部存储单元的内部数据通过本体模块平台播放图片、音乐、电影信息,扩展了电视机的应用,也拓展移动硬盘只能在电脑播放的局限性。
[说明书附图]
图1为现有液晶电视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处理外部数据液晶电视的内部原理框图,包括液晶电视的本体模块100、操作控制本体模块100的控制模块110、信号拾取模块120以及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13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信号拾取模块120分别与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130和控制模块110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10与本体模块100连接。所述本体模块100分别与SDRAM130和编解码模块140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140与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50连接,为了能够读取外部数据,所述本体模块100内部的电源单元上设有一组专供外部存储单元运作的电源模块180,且本体模块100的电子线路中的控制模块110与外部存储单元的电源驱动电路160连接,电子线路中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50分别与所述的外部存储单元的电源驱动电路16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6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