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墨水完全与空气隔离的墨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56407.3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冼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均祥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水 完全 空气 隔离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墨盒,特别是一种使墨水完全与空气隔离的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打印耗材,现有技术的墨盒通常采用一个空心主体来装墨水,在主体下端设有出墨口,使用时,将打印机上的吸墨针插入出墨口中,将墨水引出即可。墨盒在使用时,为了保持主体内的气压平衡,都需要在主体或盒盖上开设有一个透气孔,一边从透气孔处向墨盒内输入空气,来满足墨盒内外气压平衡,使打印流畅,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个缺点,即是长时间不使用时,墨水会在透气孔处挥发,或者空气会使墨盒内的墨水氧化变质,从而影响打印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墨盒内的墨水会在透气孔处挥发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墨盒结构,其在墨盒主体内设置有一个空气球或墨袋,空气只进入空气球或墨袋中,来满足墨盒内的气压平衡,但是又不与墨水接触,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墨水完全与空气隔离的墨盒,包括盛装墨水用的空心主体和盖装在主体上盒盖,主体下方开有出墨口,盒盖上设有开口,主体内装有空气球或墨袋,空气球或墨袋进气口设置在盒盖上的开口处,开口处塞有使空气球或墨袋和盒盖之间密封的硅胶塞,硅胶塞上开设有连通空气球内部与外界的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盒盖与主体相配合处通过二次注塑形成有与主体熔合在一起的密封件。
所述的出墨口处设有实心胶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既可保持打印过程中墨盒内的气压恒定,保证打印流畅;又可使墨盒内的墨水与空气完全隔绝,不会产生漏墨、挥发或墨水被氧化等现象,同时,也不会使墨盒内进入灰尘,达到更好的打印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满墨水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空墨水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盒盖,3-密封件,4-空气球,5-开口,6-硅胶塞,7-进气孔,8-出墨口,9-吸墨针,10-实心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个空心主体1,主体1用来盛放墨水用,主体1上方盖装有盒盖2,本实施例中,在盒盖2与主体1的连接处通过二次注塑成型设置有密封件3,生产时,主体1和盒盖2都是一次注塑成型的,盒盖2安装在主体1上后,再通过注塑形成有密封件3,密封件3材质与主体1相同,且注塑时温度要高于一次注塑时的温度,从而使得,注塑后的密封件3与主体1熔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中成为高温二次注塑。盒盖1上部设有开口5,开口5连通于主体1内部和外界,主体1内设有空气球4,空气球的进气口设置在开口5处,并且开口5处塞有硅胶塞6,由于硅胶塞6略大于开口5,所以,塞入硅胶塞6后,使主体1与空气球4在开口5处完全密封,硅胶塞6上开有进气孔7,进气孔7连通空气球4内部与外界。本实施例中,主体1和空气球4之间装有墨水,空气球4内装有空气。主体1下方开有出墨口8,出墨口8处设置有实心胶塞10,用于密封之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球4也可以采用墨袋代替。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打印机的吸墨针9通过实心胶塞10插入出墨口8内部即可使用,请参看附图4,刚开始使用时,主体1内盛满墨水,空气球4呈扁瘪状;随着墨水的不断使用,空气不断从进气孔7处进入空气球4内,空气球4渐渐鼓起,当墨水用尽时,请参看附图5,空气球4充满主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既可保持打印过程中墨盒内的气压恒定,保证打印流畅;又可使墨盒内的墨水与空气完全隔绝,不会产生漏墨、挥发或墨水被氧化等现象,达到更好的打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均祥,未经冼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6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喷印机中多喷头组合供墨装置
- 下一篇:可分离式烫金膜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