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柱上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55286.0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潘霓;陈万慧;傅淘;夏开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柱上轴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柱上轴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上轴总成安装在车身上,必须要满足车辆本身的装配和使用中耐久性的要求。目前,汽车上所采用的汽车转向上轴总成包括转向柱柱筒、上、下安装支架、转向柱,转向柱柱筒与上、下安装支架均为焊接固定,上、下安装支架安装平面相互平行。现有的“C-EPS转向柱”的减速机构及电机总成壳体高度大约在100mm至200mm之间,若要实现助力模式与非助力模式转向柱的通用,转向柱总成上、下安装支架的轴向距离需加大。由于空间布置及共用成熟模具的原因,使转向上轴的上、下安装支架高度差大,对转向上轴总成的整体强度和刚性产生不利影响,且上、下安装支架轴向距离小,不易实现通用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柱上轴总成,它强度较高、能保证转向灵敏、轻便,而且通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柱上轴总成,包括转向上轴柱体、配合在转向上轴柱体上部的转向柱上柱筒、配合在转向上轴柱体下部的转向柱下柱筒,其特征在于:一上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转向柱上柱筒上,一下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转向柱下柱筒上;上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横向高差h为18.5mm。
所述一种汽车转向柱上轴总成,其上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之间的纵向距离L为261.5mm。较现有转向柱的上、下安装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从而能够实现助力模式与非助力模式的通用。因为现有“C-EPS转向柱”(即现有汽车的转向柱电动助力转向上轴)的减速机构及电机总成壳体高度大约在100mm至200mm之间,若要实现助力模式与非助力模式(助力模式:指转向柱电动助力转向上轴;非助力模式:指机械转向柱)转向柱的通用,转向柱总成上、下安装支架的轴向距离需加大。还加厚了下安装支架的厚度,从而改善了转向柱的模态。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降低了上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的横向高度差,从而使其强度得到提高;又由于加大了上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之间的纵向距离,实现了助力模式与非助力模式的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转向柱上轴总成,包括转向上轴柱体4、配合在转向上轴柱体上部的转向柱上柱筒3、配合在转向上轴柱体下部的转向柱下柱筒5;一上安装支架2焊接在转向柱上柱筒3上,一下安装支架1焊接在转向柱下柱筒5上;上安装支架2与下安装支架1横向高差h为18.5mm;降低了上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的横向高度差,从而使其强度得到提高。上安装支架2与下安装支架1之间的纵向距离L为261.5mm。较现有转向柱上的上下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从而能够实现助力模式与非助力模式的通用。此外,还加厚了下安装支架的厚度,从而改善了转向柱的模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5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刹车充电车灯
- 下一篇:重型轨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