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追踪功能太阳能板的重力除尘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48946.2 | 申请日: | 201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龙文凯;冉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追踪 功能 太阳能 重力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板除尘装置,特别是指具有追踪功能太阳能板的重力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板为绿色能源装置,属于世界各国重点推广的设施,由于太阳能板的工作必须在野外,时间稍长表面就会沾上大量灰尘,其功率严重受其表面光洁度的影响,因而急需一种设备能及时为太阳能板除去表面灰尘。但是目前对于太阳能板除尘装置的研究很少,即使有也局限于运用机电控制来达到除尘目的,其不但因机构复杂而难以实施,而且耗费电能,往往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追踪功能太阳能板的重力除尘装置,该除尘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不耗电、易维护。
解决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太阳能板左、右两侧边安装一对支座,支座上带有与该侧边平行的滚轮槽,安装有除尘条的护板两端安装有滚轮,两侧滚轮又分别装在滚轮槽中,除尘条与太阳能板相接触。由于具有追踪功能的太阳能板可根据太阳能板两边光照强度实时左右倾斜,本除尘装置利用了重力对除尘条和护板的作用,使其沿着滚轮槽灵活地移动,从而达到清除太阳能板表面灰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转动点具体结构为,太阳能板与活动铰链的铰链固定端连接,铰链活动端则与支撑杆连接,螺栓穿过铰链活动端和铰链固定端上的弧形孔将二者连接,且螺栓同时作为铰轴。可采用常规的光传感器控制电动机为太阳能板提供转动的动力,传动装置的施力端可连接于本装置的铰链活动端。
本装置所述的护板为下端带槽,且除尘条装夹在护板的槽中,即橡胶除尘条的三面用铝合金护板固定,而一面用贴紧太阳能板为太阳能板除尘。护板两端带有滚轴,滚轮安装在滚轴上,滚轮可以在滚轮槽内随太阳能板的倾斜灵活地滚动。在支座的滚轮槽两端装有缓冲弹簧,可起到防止滚轮在滚轮槽内滚动过于激烈而碰到支座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太阳能板追踪太阳光调整倾斜角的过程中,实现了除尘杆依靠重力在太阳能板表面滑动,从而达到给太阳能板除尘的目的,具有高效、节能、方便、可靠、成本低廉、易实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整体俯视结构。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滚轮槽1、滚轮2、滚轴3、滑槽4、弹簧5、支座6、活动铰链7、支撑杆8、除尘条9、护板10、太阳能板11、铰链活动端12、铰链固定端13、弧形孔14、螺栓15、螺母16、驱动装置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有太阳能功率追踪功能的太阳能板11两侧边各安装一个支座6,支座6内部设有滚轮槽1,滚轮槽1内部两侧有缓冲弹簧5,支座板侧面开有滑槽4;设计一根置于两支座6之间的除尘杆,除尘杆由滚轴3、滚轮2、橡胶除尘条9、铝合金护板10组成,其中除尘条9三面用护板10固定,另外一面贴紧太阳能板11为太阳能板11除尘。铝合金护板10的两端连接滚轴3,滚轴3再通过支座6上的滑槽4连接到滚轮槽1里的两个滚轮2上;滚轮2可以在滚轮槽1内随太阳能板11的倾斜自由滚动;其中滚轮槽1内部两侧的弹簧5起到防止滚轮2在滚轮槽1内滚动过于激烈而碰到支座壁的作用。
太阳能板11通过铰链7连接到支撑杆8,由驱动装置17控制太阳能板11转动而追踪阳光。当太阳能板11在追踪过程中向前倾斜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滚轮2滚向滚轮槽1的前面,直到碰到滚轮槽1内部放置在滚轮槽1前侧的弹簧5为止,在滚轮2向前滚动的同时带动除尘杆向前运动除去太阳能板11上的灰尘;当太阳能板11在追踪的过程中向后倾斜时,除尘杆的运动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活动铰链7由铰链活动端12、铰铰链固定端13、弧形孔14、螺栓15、螺母16组成,铰链固定端13和太阳能板11连接,铰链活动端12和支撑杆8的驱动装置17连接,在铰链活动端12和铰链固定端13上都有月牙形孔14,螺栓15穿过月牙状弧形孔14来连接铰链活动端12和铰链固定端13形成铰链,在螺栓15的一端旋入螺母16来防止螺栓15脱出。铰链中月牙弧形孔14的设计使太阳能板11有了更好的活动性,使其能够很好的对太阳能进行动态追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8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放料传送装置
- 下一篇:熟制鹌鹑蛋的破壳去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