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动不旋转螺旋千斤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48915.7 | 申请日: | 2010-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炎;郑兴睿;翟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电机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B66F13/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随动不 旋转 螺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千斤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由于不能长时间保压,在机械加工及需长时间支承工件的情况下一般均不使用。在机械、化工,轻工业、重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各类设备的安装、调校、检修中,广泛采用的是螺旋千斤顶。但一般的螺旋千斤顶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旋转千斤顶使其支承物上升或下降时,千斤顶与支承物接触面会产生相对滑动,有时甚至会使支承物跟着一起旋转。二是如果支承物与千斤顶的接触面不平整,支承有时不可靠,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倾倒。而在实际的机械加工中有很多大型工件需要在大型立车上或者落地镗床上用千斤顶调校水平,而这类工件的毛坯面常常是不平整的,特别是加工如水轮机叶片一类的工件时,其支承面甚至是曲面。在很多零部件的装配过程中,人们希望千斤顶的支承件只垂直上下移动而不旋转。现有的螺旋千斤顶均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与不平整的支承面随动贴紧支承,同时使其支承件只上下移动而不转动,安全可靠的随动不旋转螺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随动不旋转螺旋千斤顶,在螺杆的顶部套装有球头推力套,推力套的球头顶部自由罩装有随动头,在螺杆上端颈部开设有环形凹槽,球头推力套下缘通过推力轴承与螺杆配装,推力轴承的定圈配装于螺杆上端环形凹槽中,推力轴承的动圈与球头推力套的下缘配装,在推力轴承外套装有防脱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随动头与球头推力套的配装面为球面。在随动头上配装有横向顶向球头推力套的防滑螺钉。在球头推力套下部设置有凸缘,防脱护罩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螺杆外表面,上端通过钩住球头推力套的凸缘。
本千斤顶转动灵活,支承物只上下移动而不随千斤顶转动。同时还可降低对所支承面的要求,支承面不规矩或适当倾斜均可有效支撑。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7、安装于底座中可升降的螺杆6,在螺杆的顶部套装有球头推力套3,推力套的球头顶部自由罩装有随动头1,在螺杆上端颈部开设有环形凹槽6a,球头推力套3下缘通过推力轴承5与螺杆6配装,推力轴承的定圈配装于螺杆上端环形凹槽中,推力轴承的动圈与球头推力套的下缘配装,在推力轴承外套装有防脱护罩4。推力套球头经淬火处理。随动头与球头推力套的配装面可加工成平面,但最好加工为球面,以增加与球头推力套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应力。由于随动头1是自由罩在球头推力套3上,为防止随动头丢失,在随动头上配装有横向顶向球头推力套的防滑螺钉2,不用千斤顶时上紧防滑螺钉,使用时旋松,以便随动头随支承面灵活摆动。为防止推力轴承分离脱落,设计了防脱护罩4,在球头推力套3下部设置有凸缘3a,防脱护罩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螺杆外表面,上端钩住球头推力套的凸缘3a,装配时留适当间隙,使推力套可自由旋转。防脱护罩由于受力较小,可用塑料制做。
当用扳手或拨杆旋转螺杆6时,推力轴承5的摩擦远远小于随动头1与被支承工件之间的摩擦,因此随动头与球头推力套3均不会旋转,而只沿螺杆轴线移动,保证了工件只往需要的方向移动而不旋转,随动头在推力套球头上可适当任意摆动而贴紧支承面。当随动头偏角较大时,受力中心线可能超出底座7圆盘,这时只需把底座压紧在工作台上即可。
使用该千斤顶,可降低很多大型工件的装夹、校正时间,并且提高调校精度和支承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8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板件
- 下一篇: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