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类开酒器头端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6154.1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毕伟;赵乘昀;李林琼;李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林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2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器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是当代手术的热点问题。现有手术方式是:双侧腹股沟切开,暴露双侧股动脉,切开一侧(左或右)股动脉,通过切开的股动脉送入母支架系统,释放母支架,此时并不马上释放母支架的第一节,也不释放和母支架一体的髂血管单腿支架,而是切开对侧股动脉,送入单钩或单弯导管,寻找母支架的接口,用导丝找到接口后,送入单钩或单弯导管进入母支架,此时释放母支架第一节,然后交换加硬导丝,沿加硬导丝送入接腿支架,最后再释放和母支架一体的髂血管单腿支架。
现有导管直径3F~24F(3F=1mm),动脉内通行3F~8F导管可不用切开,静脉内通行3F~12F导管不用切开。导管内腔内可通行一根0.008-0.038英寸(1英寸=2.54cm)直径的导丝,沿此导丝导管在血管里前进。导管为硅胶管,长100~150cm,头端黑色部分含钨,便于透视下观察。导丝从导管尾孔进入,从导管的端孔穿出。
但是现有导管无法顺利解决寻找母支架接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类开酒器头端导管,其特点是:导管头端呈半圆形,其上有一加强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加了寻找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类开酒器头端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头端呈半圆形,与导管主体垂直,其上有一加强弧。加强弧与半圆形部分垂直,与导管主体部分平行。
所述的导管的头端为半圆形为佳,半圆形直径可系列化。加强弧长度可设计多种。
所述的导管外径3F~12F为佳。
所述的导管端孔呈圆形。
所述的端孔周围或附近设有不透X射线的金属标识或标识物为佳,以便以便于透视下观察定位。
所述的不透X射线的金属标识呈圆形、方形、“8”字状等形状为佳。
所述的不透X射线的金属为黄金、铂金或钨,及其合金等。
导管结构如附图。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导管旋转时,可以精确地知道头端旋转地范围和位置,根据靶血管的直径,选用不同半圆形直径的导管,可大大提高寻找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时、安全,粗细血管均可,应用范围广。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类开酒器头端导管的侧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类开酒器头端导管的轴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导管端孔,2、导管的加强弧,3、导管的半圆形部分,4、导管主体,5、导管尾孔,6、金属标识7、导管的黑色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该类开酒器头端导管,包括导管体部4和导管头端3,其特征在于:导管头端3呈半圆形,与导管主体4垂直。加强弧2与半圆形头端3垂直,加强弧2与导管主体4平行。端孔1呈圆形。端孔1周围均设有不透X射线的金属标识或标识物6,不透X射线的金属标识6呈方形、圆形或“8”字状,不透X射线的金属为黄金、铂金或钨,及其合金,可在X线透视下观察头端部分到达的血管位置。导管半圆形部分直径可不同,导管的头端加强弧长度可不同,相应可生产多种系列产品,根据病变的不同酌情选用。导管的操作完全同于现有技术。导管为硅胶管,头端黑色部分含钨(可同现有技术)。导管长100-150cm为佳。导丝可用现有技术。
使用时,沿导丝将类开酒器头端导管送入靶血管内,并使之加强弧头端接近要寻找的支架开口等部位,然后旋转导管主体,使导管头端更精确的对准要寻找的支架开口等部位。上行导丝,进入支架开口,进而送入导管,交换成加硬导丝,继续手术。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个半圆形平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导管主体旋转时,加强弧头端将以导管主体为轴,作圆周运动,运动半径等于导管半圆形部分的直径,因此可以精确地知道头端旋转地范围和位置,根据靶血管的直径,选用不同半圆形直径的导管,可大大提高寻找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时、安全,粗细血管均可,应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林,未经赵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6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握式高楼紧急逃生器
- 下一篇:自毁式安全注射器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