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太阳能集热管的保温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44752.5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海;翟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C2/32 | 分类号: | E04C2/32;E04C2/38;E04C2/36;E04B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太阳能 热管 保温 模块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建筑用型材。特别是一种适合于带有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建筑物的建筑材料。
(二)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节能、保温、隔音效果,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曾经提出了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21322.0、200620020096.9、200720115360.1等多项关于建筑节能墙体模块的专利申请。形成了以EPS保温材料为核心的系列产品。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节能保温的建筑物体系。随着太阳能这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类型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被引入到了建筑物种。无论是何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建筑物上安装使用时,都需要建太用能集热器所收集到的热量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种需要热量的装置或部位。而且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热损失,常常要对输送管道进行保温处理,施工难度大,建筑成本高。而且现有的热能输送管道的安装方式还会破坏建筑物的原有保温结构,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施工、保温效果好的固定太阳能集热管的保温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模块基板,模块基板的边上带有相互配合的插接结构,在模块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的模块基板内分布有省料孔和孔肋,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位于与孔肋相对应的位置。
2、所述的省料孔中设置有分隔支撑肋。
3、模块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
4、所述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为圆弧槽。
5、所述模块基板是正方形板、矩形板、直角形板、锐角形板、钝角形板或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施工时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管道直接安装在模块基板表面上的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中。不仅可以将太阳能集热管直接固定安装,而且由保温材料制成的模块基板对阳能集热管报文,达到了固定、保温的双重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不需要重复安装固定,不会破坏建筑物的原有保温结构和承重结构等。
在模块基板内分布有省料孔和孔肋在不影响整体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原料消耗,而且方便施工。在模块基板较厚、省料孔的孔径较大时,在省料孔中设置分隔支撑肋,既可以保证结构强度,又有利于保温。
在模块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可以使模块与表面覆盖的水泥砂浆等保护层的结合更牢靠。
所述模块基板可以是正方形板、矩形板、直角形板、锐角形板、钝角形板或弧形板。以便适合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建筑物的不同部位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以提高带用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保温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立体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包括它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模块基板1,模块基板的边上带有相互配合的插接结构,在模块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2。所述插接结构为相互配合的凸棱3与凹槽4。模块基板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连接件插槽5。模块基板的形状为正方形板或矩形板。模块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6、7。所述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为圆弧槽。
结合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模块基板内分布省料孔8和孔肋9,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槽位于与孔肋相对应的位置。省料孔中还可以设置有分隔支撑肋10。本实施方式比较适合于较厚的模块基板
结合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是将模块基板设计成直角形板。当然还可以设计成锐角形板、钝角形板或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未经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4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