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用无缝滑线导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1305.4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涛;季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B66C1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无缝 导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起重机供电用的起重机用无缝滑线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葫芦、单、双梁吊车、门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大多还采用软电缆供电的供电方式,软电缆是由带绝缘护套的多芯软电线组成,把软电缆固定在专制的滑车上,滑车沿着型钢或异型纲移动,从而达到给移动的起重机供电的目的,这种供电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供电目的,但这种供电方式并不理想,其存在许多缺点,首先软缆导电需要滑车,滑车容易坏、滑轮易卡死,容易使电缆拉断,其次软缆导电需要安装的附件多,需要调节滑车之间的距离,需要调节电缆下垂量,安装极不方便,而且软电缆容易老化,运行周期短,维护困难,生产效率低,再次对于在大跨度桥式起重机上,软缆往往由于滑车太多,导致起重机不能达到极限位置,影响起重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用无缝滑线导电装置,它是在塑料导管里面设置导电金属片,在起重机上设置集电器,集电器与导电金属片紧密接触的同时能够随着起重机移动,从而达到给移动的起重机供电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起重机用无缝滑线导电装置,它包括固定架1,其中:所述的固定架1上装有吊卡2,吊卡2上吊装有塑料导管4,塑料导管4的一端设置有供电器10,塑料导管4内嵌装有导电金属片3,集电器5的上端接导电金属片3,集电器5的下端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6固定在起重机8上,起重机8上的接线盒7通过导线连接集电器5的出线端。
进一步,所述的塑料导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端头板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滑车,不需要型钢或者异型钢导轨,附件少,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经久耐用,几乎是无维护,运转时间长,生产效率高。
2、从环境空间方面说,本实用新型需要的安装空间小,对于有限高要求的起重机,本实用新型是最好的选择。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造价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固定架1通过吊卡2吊装有塑料导管4,塑料导管4的一端设置有供电器10,塑料导管4内嵌有导电金属片3,集电器5的上端与导电金属片3接触,集电器5的下端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6固定在起重机8上,起重机8上的接线盒7通过导线连接集电器5的出线端,塑料导管4两端均设置有端头板9。
使用时,供电器10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导电金属片3将电能传递给集电器5,集电器5通过导线将电能传递给起重机8,集电器5的一端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6固定在起重机8上,起重机8移动,支架6及固定在支架6上的集电器5随起重机8一起移动,集电器5与导电金属片3接触的一端在导电金属片3上滑动,保证在始终有电能传递给起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1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