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1237.1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峥;郭林;汪洋;李石磊;贺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3/02 | 分类号: | B61K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重 机车 轮缘 润滑 棒顶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轮缘润滑顶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
二.背景技术:随着铁路向重载、高速发展,轮轨磨损问题日益突出,降低机车轮缘和钢轨的磨损,从而减少维修、更换的费用,减少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的啸叫噪声、减少脱轨倾向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大课题,为此人们采用多种措施对轮缘进行润滑,以降低轮缘的磨损。目前,铁路机车车辆的轮缘润滑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液体润滑:通过电力或以风压为动力将润滑剂吹到机车轮缘表面,这种润滑方法对环境影响大,有污染、有噪声,而且,润滑剂本身受气温影响大,高温时油稀,低温时油凝固,油稀甩出,油凝不粘。同时,由于车轮晃动,油喷不准,油面定位不准确,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目前车速不断提高,在高速行驶下受气流影响,上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另一种是采用固体润滑棒润滑:通过弹簧或自重作为顶推动力使润滑棒一端直接和轮缘接触,实现轮缘润滑,靠自重作为顶推动力时,由于润滑棒逐步损耗,其自重越来越轻,顶推力就越来越小,影响润滑效果。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推力稳定、润滑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的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含有机械手本体,所述机械手本体前部为出棒管,其后部为放棒槽,所述出棒管与放棒槽连通,所述放棒槽的一侧槽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便于在机车上安装,所述放棒槽中放置有定位块和增重块,所述定位块与增重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导向杆,所述增重块能够在所述限位导向杆上滑动,所述增重块上设置有拉杆,该拉杆从所述放棒槽另一侧槽壁上设置的定位条形孔中伸出,所述定位块和增重块为铅块或磁铁块,为铅块时,所述限位导向杆上套装有弹簧,为磁铁块时,所述定位块和增重块相对应一端的磁极相同。
所述限位导向杆为螺栓,其一端与定位块的中心螺纹连接,所述增重块通过中心轴孔套装在限位导向杆上,螺栓的另一端限制增重块的极限滑动位置。
所述出棒管上套装有防断套筒,该防断套筒上设置有定位螺栓或定位柱,该定位螺栓或定位柱插入出棒管管壁上设置的定位条形孔中,能够沿该定位条形孔滑动;所述防断套筒前端内径与润滑棒的直径相适应。所述定位螺栓或定位柱至少有两个,且沿圆周均布。
所述放棒槽两侧槽壁外表面上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卡簧片,防止放入放棒槽中的润滑棒滑出。
所述拉杆上配置有增重添加块,以弥补增重块不能满足增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润滑棒上设置有增重机构,增大润滑棒的顶推力,润滑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增重机构设置有减震结构,促使固体润滑棒的顶端始终和轮缘接触,达到很好的润滑效果。
3、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既可以采用弹簧,也可以采用磁块,制作容易,减震吸能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防断套筒的内径与润滑棒的直径相匹配,有效地保护润滑棒不因受到外力而折断,防断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推广后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的右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4,图中,1-防断套筒,2-定位螺栓,3-定位条形孔,4-机械手本体,5-卡簧片,6-铆钉,7-增重块,8-拉杆,9-弹簧,10-定位块,11-定位条形孔,12-安装板,13-限位导向杆,14-润滑棒,15-安装孔。
增重式机车轮缘润滑棒顶推装置的机械手本体4前部为出棒管,其后部为放棒槽,出棒管与放棒槽连通,放棒槽的一侧槽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板12,该安装板12上设置有安装孔15,便于在机车上安装,放棒槽中放置有定位块10和增重块7,定位块10与增重块7之间设置有限位导向杆13,限位导向杆13为螺栓,其一端与定位块10的中心螺纹连接,增重块7通过中心轴孔套装在限位导向杆13上,螺栓的另一端限制增重块7的极限滑动位置。增重块7上设置有拉杆8,该拉杆8从放棒槽另一侧槽壁上设置的定位条形孔11中伸出,限位导向杆13上套装有弹簧9。定位块10和增重块7为铅块,也可以为钢块、铁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1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