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轮式行星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39377.5 | 申请日: | 201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松林 |
| 主分类号: | F16H3/74 | 分类号: | F16H3/74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行星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动轮式行星变速器;属机械变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速器是主动轮为大轮或小轮,输出轮则为小轮或大轮,以轮的大小不同而达到变速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能耗大。本申请人于2003年9月2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03125470.5,名称为“杠杆行星式变速器”的发明专利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专利是由电机带动主动轮,主动轮通过轮盘上的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轮轴带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输出轮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输出能量,达到变速的目的;与传统变速的同等条件下相比,该专利可节能30%。该发明虽然在节能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链轮与输出轮之间的传动是通过链条带动的,链条与链轮、输出轮之间的接触面大,同样也造成部分传动功率的损耗。另外,当输出轴遇到超负荷的阻力时,输入力矩与阻力矩相抵销,不仅损耗大量的传动功率,而且使变速器不能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行星轮改变输出路径,当输出轴有负荷阻力时,能通过两条输出路径平衡负荷,变阻力为动力输出,减少输出功率损失,使功率损耗降到最小的动轮式行星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动轮式行星变速器,它由机壳、输入轴、输入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轴、行星架齿轮、内外齿圈、双联过桥齿轮、输出轴、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构成,其特征在于:机壳内并列设置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过桥轴,输入轴上加工有输入轴齿轮,输入轴齿轮一侧的输入轴上活动套装有内外齿圈,输入轴齿轮另一侧的输入轴上活动套装有行星架齿轮;行星架齿轮上固装有行星轴,行星轴上活动套装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分别与输入轴齿轮和内外齿圈的内齿圈啮合;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装有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过桥轴上固装有双联过桥齿轮,双联过桥齿轮分别与内外齿圈的外齿圈和输出齿轮B啮合;输出齿轮A与行星架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动轮式行星变速器的输出轴采用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直接与行星架齿轮和双联过桥齿轮连接后达到变速传动的目的,较现有采用链轮与输出轮之间传动的变速器相比,具有接触面小的优点,避免了现有变速器有部分传动功率损耗的问题。另外,由于通过行星齿轮和输入轴齿轮使输出有两条输出路径,当输出轴有负荷存在时,输入力矩可通过两条输出路径平衡负荷,变阻力为动力输出,解决了现有变速器输入力矩与阻力矩相互抵销,损耗大量的传动功率,且使变速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该动轮式行星变速器变速快,工作稳定,可实现大功率变速传动。
附图说明:
附图为动轮式行星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输入轴,3、输入轴齿轮,4、行星齿轮,5行星轴,6、行星架齿轮,7、内外齿圈,8、输出齿轮A,9、输出齿轮B,10、双联过桥齿轮,11、输出轴,12、过桥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动轮式行星变速器由机壳1、输入轴2、输入轴齿轮3、行星齿轮4、行星轴5、行星架齿轮6、内外齿圈7、输出齿轮A8、输出齿轮B9、双联过桥齿轮10、输出轴11和过桥轴12构成。机壳1内并列设置有输入轴2和输出轴11,输入轴2和输出轴11之间设置有过桥轴12,输入轴2上加工有输入轴齿轮3,输入轴齿轮3一侧的输入轴2上活动套装有内外齿圈7,内外齿圈7与输入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输入轴齿轮3另一侧的输入轴2上活动套装有行星架齿轮6。行星架齿轮6上固装有至少两根行星轴5,行星轴5上活动套装有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4分别与输入轴齿轮3和内外齿圈7的内齿圈啮合。输出轴11的两端分别装有输出齿轮A8和输出齿轮B9,过桥轴12上固装有双联过桥齿轮10,双联过桥齿轮10分别与内外齿圈7的外齿圈和输出齿轮B9啮合,输出齿轮A8与行星架齿轮6啮合(参见附图)。
该动轮式行星变速器工作时,由电机带动输入轴2转动,并通过输入轴2上的输入轴齿轮3带动行星齿轮4转动,行星齿轮4带动内外齿圈7转动,内外齿圈7通过双联过桥齿轮10和输出齿轮B9将扭矩输出,从而完成第一条能量传输途径。
当输出扭矩的负载使内外齿圈7不能转动时,此时内外齿圈7内的行星齿轮4在输入轴齿轮3的啮合传动下则会绕输入轴2转动,行星齿轮4则通过行星轴5带动行星架齿轮6转动,并通过输出轴11上的输出齿轮A8将扭矩输出,从而完成第二条能量传输途径。
该动轮式行星变速器由于通过行星齿轮4和输入轴齿轮3使输出有两条输出路径,只要输出轴有负荷存在,输入力矩即可通过两条输出路径平衡负荷,变阻力为动力通过输出轴11上的输出齿轮A8和输出齿轮B9输出。较现有变速器的链轮与输出轮之间由链条传动相比,具有接触面小的优点,避免了现有链条与链轮和输出轮之间的接触面大所造成传动功率损耗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变速快,工作稳定,功率损耗小,可实现大功率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松林,未经徐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9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转轴的无泄漏机械密封装置
- 下一篇:化工搅拌机耐高温轴承润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