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填埋场生物气采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37686.9 | 申请日: | 201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顾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炳忠 |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2F11/0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填埋场 生物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属于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
背景技术
由厌氧的产甲烷细菌产生生物气的方法叫“甲烷生成”,俗称沼气技术,最普通的原料是动物粪便、污水、污泥及城市有机垃圾等。厌氧的产甲烷细菌产生的生物气的成份主要取决于原料和工艺技术,它一般由50-70%的甲烷和30-50%的CO2及痕量H2S等有机挥发物混合组成。这种生物气可直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和供热;也可进一步深加工成甲醇等化工产品。垃圾填埋场由大量的有机物填埋,每天都有大量的生物气排放到大气中,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本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将垃圾填埋场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生物气采用管网采集系统收集起来并用气体压缩泵泵入储气罐中备用。采集系统由地下采气管和地上管网两部分组成,地下采气管由整根毛竹代替金属管深入垃圾填埋层完成采气,毛竹需在竹节上开出4-6条长20-30cm宽1cm的纵向槽口和在毛竹周身钻上φ1cm的许多小孔并经防腐处理,地上部分由普通塑料管将所有采气管联通成网再与气体压缩泵相联。
毛竹是速生植物,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用来代替金属管或塑料管更符合低碳要求。我国许多垃圾填埋场都没有预埋生物气收集系统,每天有大量甲烷排入空气中,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可补以上不足。
附图说明
附图为地下采气管毛竹的部分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1、采气管毛竹,
2、毛竹周身均匀钻出的采气用小孔,
3、使竹节间通气开出的细槽。
具体实施方式
将整根毛竹(长度视垃圾填埋层厚度而定)用手钻在毛竹周身均匀打上φ1cm的小孔。在竹节周围开4-6条长20-30cm宽1cm的纵向槽口,开好槽孔的毛竹用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使用寿命。用打桩机将采气管打入垃圾填埋层,每根采气管之间保持2-3米的间距并使采气管在整个垃圾填埋场布局均匀,采气管出口处尽量夯实,采气管出口端与地面塑料管网连接处应胶封严密,防止抽入空气降低生物气浓度;地面管网的终端接气体压缩泵,所采集的生物气由气体压缩泵泵入水封式储气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炳忠,未经顾炳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7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挂件膜式沼气池
- 下一篇:啤酒机减压阀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