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锭杆的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33062.X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锭杆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连铸机引锭杆的导向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引锭杆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机是一种将液态钢水直接浇成固态钢坯的机器,其主要设备有钢包、钢包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振动机构、二次冷却设备、拉矫机、引锭杆、切割设备、出坯装置、集坯装置等组成。请参阅图1中的拉矫机1将引锭杆2沿着支撑辊4输送到结晶器3内,钢水进入结晶器3后进行冷凝,液态的钢水结晶成固态的铸坯,然后拉矫机1将引锭杆2连同固态的铸坯从结晶器中拉出。引锭杆2从拉矫机1到结晶器3的整个运动过程距离较长,为了保证引锭杆2在长距离的输送后能够准确的进入结晶器3,都需要设置导向装置来确保引锭杆的运动轨迹。再请参阅图2所示,目前常用的导向装置一般采用导向轮,即在引锭杆2的两侧设置导向轮5,通过导向轮5的来防止引锭杆2在运动过程中的左右偏移。导向轮5通常由辊轮51,铜套52,销轴53所组成,由于采用了上述这种结构,会使铸坯与辊轮51之间有面接触,这对于刚从结晶器3拉出表面温度达到500℃以上的铸坯而言,由于此时的铸坯表面硬度较低,很容易造成铸坯表面擦伤,造成质量问题。而且辊轮51和引锭杆2或铸坯摩擦后,辊轮51会磨损,需要及时更换辊轮,如果不及时更换,则无法到达导向的效果。但是频繁的辊轮51更换,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材和人力,维修费用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铸坯与辊轮之间有面接触,容易造成铸坯表面擦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锭杆的导向装置,可以避免铸坯表面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锭杆的导向装置,包括设于引锭杆下表面的支撑辊、机架以及导向部件,机架的一端与支撑辊连接,另一端与导向部件连接,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夹持引锭杆上边的压辊、摇臂,摇臂的一端与压辊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机架的销接。
所述压辊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压辊的径向表面呈V型压面结构。
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机架销接,另一端开设腰型孔并与摇臂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引锭杆的导向装置,包括设于引锭杆下表面的支撑辊、机架以及导向部件,机架的一端与支撑辊连接,另一端与导向部件连接,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夹持引锭杆上边的压辊、摇臂,摇臂的一端与压辊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机架的销接。由于压辊与铸坯或引锭杆之间的接触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可以避免铸坯的表面发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引锭杆在拉矫机与结晶器之间运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引锭杆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3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棒头结构塞棒
- 下一篇:超长支管三通管件的热压成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