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场拖车后拖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032933.6 | 申请日: | 201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速浦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D1/28 | 分类号: | B60D1/28;B60D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32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场 拖车 后拖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场拖车后拖钩。
背景技术
机场拖车是机场内的重要运输设备,拖车车头与拖车之间,各个拖车之间一般是通过后拖钩连接。参见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机场拖车后拖钩包括拖钩本体100、提拉轴200、弹簧300、提手400,该拖钩本体100具有由上而下一次固定于竖挡部分110的第一横挡部分120、第二横挡部分130、第三横挡部分140,在第一横挡部分120、第二横挡部分130、第三横挡部分140上开设有同轴线的第一圆孔121、第二圆孔131、第三圆孔141,在竖挡部分110的内面固定有一块向内突出的挡板150,挡板150位于第一横挡部分120与第二横挡部分130之间,在挡板150的下部设置有一缺口151;在提拉轴200的中间固定有一圆板210,圆板210上开有一宽度比挡板150厚度稍大的开口211,圆板210将提拉轴200分为上段220和下段230,其中下段230穿过第二圆孔131、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和第三圆孔141,使前车与后车连接,上段220上套有弹簧300,其顶端穿过第一圆孔121后与提手400活动连接。弹簧300通过圆板210将提拉轴200下压,同时依靠挡板150对圆板210的阻挡,使提拉轴200的下段230不会从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和第三圆孔141中脱离出来,从而保持前车与后车很好的连接。在前车与后车连接后以及没有后车时,提手400是翻倒在第一横挡部分120上的,如果需要将前车与后车分离或者需要将后车挂在前车上,可以翻起提手400并旋转一个角度,使圆板210上的开口211正好对准挡板150,这时提拉提手400,带动提拉轴200上升,从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中拔出或者让出第二横挡部分130与第三横挡部分140之间的空间,弹簧300被压缩,这时后车前部的挂耳就能与前车的后拖钩脱离或者将后车前部的挂耳插入到第二横挡部分130与第三横挡部分140之间的空间,使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与第一圆孔121、第二圆孔131、第三圆孔141对齐,松开提手400,在弹簧300的复位力作用下,通过圆板210带动提拉轴200下降,插入到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和第三圆孔141中或第三圆孔141中,再反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即可。
但是上述结构的后拖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拖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机场地面不平,出现颠簸时,圆板210上的开口211会转到正好对准挡板150的位置,这样一旦颠簸的厉害,提拉轴200容易跳起,使提拉轴200的下段230从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和第三圆孔141中脱离出来,造成后车与前车脱离,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不会脱钩的机场拖车后拖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场拖车后拖钩包括拖钩本体、提拉轴、弹簧、提手,该拖钩本体具有由上而下一次固定于竖挡部分的第一、第二、第三横挡部分,在第一、第二、第三横挡部分上开设有同轴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圆孔,在竖挡部分的内面固定有一块向内突出的挡板,挡板位于第一横挡部分与第二横挡部分之间,在挡板的下部设置有一缺口;在提拉轴的中间固定有一圆板,圆板上开有一宽度比挡板厚度稍大的开口,圆板将提拉轴分为上段和下段,其中下段穿过第二圆孔、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和第三圆孔,使前车与后车连接,上段上套有弹簧,其顶端穿过第一圆孔后与提手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第一横挡部分上表面上的一套筒、压帽、压簧及调压外螺母,所述套筒的内孔与第一圆孔同轴线,在套筒的筒壁上沿周向对称开设有宽度稍大于提手的横轴部分外径的两条开口槽;在提拉轴上段的顶端开有一开口朝上的圆孔,在该圆孔的孔壁上对称开设有两条腰形孔,所述提手的横轴部分从这两条腰形孔穿过,在该圆孔的内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在所述压帽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缺口,以压住提手的横轴部分,调压外螺母旋于所述的圆孔内并将压簧装入该圆孔内通过压帽压住提手的横轴部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在翻倒状态下,提手的横轴部分正好落入到套筒的两条开口槽内,限制了提拉轴的轴向转动,同时依靠压簧的作用,提手的横轴部分不会从套筒的两条开口槽内跳出来,这样即使在颠簸状态下,提手的横轴部分是很难从套筒的两条开口槽内跳出来,从而在套筒的限制下,提拉轴不会轴向转动到圆板上的开口正好对准挡板的位置,保证了提拉轴的下段不会从后车前部的挂耳上的孔和第三圆孔中脱离出来,发生后车与前车脱离的安全事故。如果需要提拉提拉轴,只需要按照原来的方法操作即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速浦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速浦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2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车桥钢板弹簧悬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无内胎轮胎爆胎后的辅助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