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32029.5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兰广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广湘 |
主分类号: | C22C33/00 | 分类号: | C22C33/00;C2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材 冶炼 粉状 合金 添加剂 包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
背景技术
在钢材冶炼过程中需要添加合金添加剂,如铌铁、钼铁、钒铁,而铌铁、钼铁、钒铁都是块状的,需经破碎过筛成符合冶炼要求的粒度才能达到使用要求,但在破碎过程是会产生大量的粉状的铌铁、钼铁、钒铁,而粉状的铌铁、钼铁、钒铁由于不能沉入钢水中,而漂浮于钢水表面,造成各种合金在钢水中的收得率低,影响钢材的质量。因此需要将过筛后的粉状合金添加剂重新回炉熔炼成团,再加以破碎。现有的工艺中熔炼各种粉状合金添加剂需配入一定比例的辅料,电能消耗达1500度/吨左右,粉状合金在熔炼成团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和SO2等有害气体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粉状合金入炉熔炼的工艺,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烧损,而使成品中各种主元素的含量大幅度降低,循环入炉熔炼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铌铁粉、钼铁粉、钒铁粉原料的包裹体,通过将粒度在小于5mm的铌铁粉、钼铁粉、钒铁粉原料包裹在包裹体中,直接用于钢材冶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包裹体由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
下壳体和上壳体为半球状或柱状。
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下壳体上的包裹边和上壳体上的被包裹边压合固定。
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焊接固定。
下壳体和上壳体材料的厚度采用0.3mm-0.5mm的冷轧板或热轧板制成。
由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的包裹体灌装铌铁粉或钼铁粉或钒铁粉的质量为200g-15000g。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一是通过将铌铁粉、钼铁粉、钒铁粉包裹在包裹体内,可以直接将以上三种粉状合金用于钢材冶炼中,不需要将粉状合金循环熔炼成团后再破碎的这一加工工序,也避免了重新入炉熔炼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克服了粉状合金回炉熔炼中因加入的各种辅料造成成品中S和P的含量增加,也解决了入炉熔炼成团存在烧损而使主元素含量降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品质;三是由于是采用包裹体包裹粉状合金,保证了包裹粉状合金的包裹体大小相同,重量相等,纯度不变,从而满足运输和钢厂投料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球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使用前的剖面视图;
图2是球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使用后的外观图;
图3是球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体使用后的剖面视图;
图4是圆柱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使用前的剖面视图;
图5是圆柱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使用后的外观图;
图6是圆柱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使用后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球形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厚度采用0.4mm厚度的冷轧板或热轧板制成两个半球形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在下壳体1上有包裹边3,在上壳体2上有被包裹边4,用冲压方式将下壳体1上的包裹边3包裹上壳体2上有被包裹边4,构成密封的球形包裹体,在包裹体灌装1300g的铌铁粉或钼铁粉或钒铁粉5。
如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柱形钢材冶炼中粉状合金添加剂的包裹体,厚度采用0.4mm厚度的冷轧板或热轧板制成两个圆柱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在下壳体1上有包裹边3,在上壳体2上有被包裹边4,用冲压方式将下壳体1上的包裹边3包裹上壳体2上有被包裹边4,构成密封的圆柱状包裹体,在包裹体灌装1300g的铌铁粉或钼铁粉或钒铁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广湘,未经兰广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2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回流口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海绵钛的还原蒸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