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离子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27140.5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品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品端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1/44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产生碳弧光进行疾病治疗的碳离子治疗仪。
【背景技术】
从光学上说,光都具有粒子性,不同材料发出的光,具有不同成分的粒子。英国玛丽·卡特拉尔博士1984研制的中子回旋加速器,用于治疗肿瘤治疗面部和颈部晚期肿瘤成功率达76%;日本的黒田保马氏和南韩曹圭亨对许多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包括肿瘤、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等顽疾,用离子疗法往往能收到神奇疗效,证明某元素被激活的离子和中子既有良好的医用功能又能与生物相容。碳具虽然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在医疗上的应用还十分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病人容易接受、治疗效果好且无任何副作用的碳离子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离子治疗仪,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装有支架,支架的两侧分别装有电源盒,在电源盒的一侧固定有一铜套,在铜套内插装有炭棒,两炭棒之间留有距离。
在电源盒的一侧连接有调节螺栓。
所述调节螺栓连接有手柄,该手柄置于外壳外面。
所述外壳底部设有转盘,外壳底部与转盘之间通过转轴相连。
所述两炭棒之间的距离为0.3-0.6厘米。
在所述两炭棒上方相对应的外壳上设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炭棒充电所产生的碳弧光治疗疾病,开发了炭质材料在医疗上的应用领域,将光学效应和离子注入原理容为一体应用到医疗上,在治疗烫伤、颈椎增生、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获得十分理想的疗效,反应出良好的生物效应和脉冲效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病人容易接受、治疗效果好且无任何副作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支架、3-调节螺栓、4-手柄、5-电源盒、6-铜套、7-炭棒、8-孔、9-转盘、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碳离子治疗仪,包括外壳1,在外壳1内装有支架2,支架2的两侧分别装有电源盒5,在电源盒5的一侧固定有一铜套6,在铜套6内插装有炭棒7,两炭棒7之间留有距离,两炭棒7之间的距离最好为0.3-0.6厘米。在电源盒5的一侧连接有调节螺栓3,该调节螺栓3的连接有手柄4,该手柄4置于外壳1外面,通过手柄4和调节螺栓3可以调整两炭棒7之间的距离,使之达到最佳位置。两炭棒7充电燃烧时所产生的碳弧光通过外壳1上方所设的孔8照射到病人的疾病部位,根据病症准确选用相关穴位,以碳弧光做近距离照射,每个穴位照射时间3-10分钟,多数穴位照5分钟即可,照射时间长短与病人年纪和病的重轻程度有密切关系,如牙痛,照合车穴,口腔溃疡也照合车穴,牙痛须照10分钟,口腔溃疡则照5分钟即够。为了使碳弧光从0-360度任意角度进行调节,在外壳1底部设有转盘9,外壳1底部与转盘9之间通过转轴10相连,通过转盘9和转轴10的旋转,可以使碳弧光任意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利用炭棒充电所产生的碳弧光治疗疾病,开发了炭质材料在医疗上的应用领域,将光学效应和离子注入原理容为一体应用到医疗上,在治疗烫伤、颈椎增生、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获得十分理想的疗效,反应出良好的生物效应和脉冲效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病人容易接受、治疗效果好且无任何副作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品端,未经朱品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7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拔罐磁疗器
- 下一篇:用于瓶子灌装设备中的盖杀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