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22511.0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乐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3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特别是一种通过活动板与绝缘本体顶面弹性滑移作动,使其可以在尚未实现电性对接时,能防止灰尘进入绝缘本体内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产品日益大量普及化,各式电子装置产品要发挥其功能,必须在电子装置产品中配置电池,才能满足电子装置产品正常工作的电力需求,目前电池内的电力要想传递至电子装置产品,需要通过电池连接器才能实现,因此电池连接器是目前各式电子装置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电性连接组件。
目前,传统的电池连接器的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端子槽,每一端子槽内设有连接端子,而连接端子为单一片体结构,连接端子的一端为接触部,用于提供电性接触,另一端为焊接部,用于焊接在电子装置产品的电路板上。
上述结构的电池连接器虽然可以实现电性连接的目的,然而,由于连接端子只是单纯插设固定于绝缘本体内,连接端子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当上述电池连接器处于搬运过程中或尚未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使用时,环境中的灰尘往往容易掉入绝缘本体内,进而沾黏于连接端子上,有可能会影响其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对接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由此可见,上述传统的电池连接器确实存在诸多缺失,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电池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环境中的灰尘往往容易掉入绝缘本体内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内则插设固定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一端为接触部,另端为焊接部,所述的接触部置于绝缘本体内,焊接部凸露于绝缘本体外,其特征在于:电池连接器还设有一个活动板和至少一个弹性体,活动板上设有与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端子孔,活动板由弹性体弹性顶抵并可在绝缘本体内往复弹性作动,其弹性上升终点被限位于绝缘本体的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内系设有与弹性体对应的固定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内系设有端子容置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与焊接部之间为一固定部,固定部外缘设有倒勾,连接端子通过倒勾使其与端子容置槽相互卡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引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两侧分别设有与导引槽匹配的导引块,所述的导引块由活动板向绝缘本体中的容置空间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的弹性顶抵处设有弹性体固定柱。
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顶面内缘设有卡合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外缘分别设有与绝缘本体卡合槽相对应的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电池连接器设有活动板和弹性体,活动板由弹性体弹性顶抵并被限位于绝缘本体的顶面,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置于绝缘本体内,环境中的灰尘不容易进入绝缘本体内,也不会沾黏于连接端子上,使连接端子对接更加可靠;由于被限位的活动板能在绝缘本体内往复弹性作动,使用中,对接连接器压迫活动板克服弹性体的弹力,就可以使连接端子的接触部暴露在活动板之外,并与其对接连接器对接;由于绝缘本体内部设有导引槽,活动板设有与导引槽匹配的导引块,可以确保活动板在绝缘本体内往复弹性作动的轨迹平稳,不会被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匹配的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匹配的对接电连接器对接过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本体,11、容置空间,12、端子容置槽,13、弹性体固定槽,14、导引槽,15、卡合槽,2、连接端子,21、接触部,22、焊接部,23、固定部,231、倒勾,3、活动板,31、端子孔,32、卡合部,33、导引块,34、弹性体固定柱,4、弹性体,5、对接电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含有绝缘本体1、连接端子2、活动板3、弹性体4,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2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