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床篦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15825.8 | 申请日: | 201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3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东;杨军;李强;胡守忠;吕宏伟;赵祥栋;常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 地址: | 27112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烘床篦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冶金竖炉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竖炉烘床篦条。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的篦条为四筋结构,材质为ZG2Cr15Mn12Si2Ni,长度为598mm,下表面安装间隙15mm,上表面间隙7mm,楔形角度为9°,受篦条材质及结构限制,篦条在高温情况下易出现变形,小球和粉末落在篦条间隙中不能落下,对烘床气流造成堵塞,在高压烘干废气作用下容易发生篦条偏移并脱落,使烘床气流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炉内气流的透风率,减小了烘床有效通风面积,造成局部喷吹,烘干不均匀,烘床表面透气性差,从而影响了烘床表面生球的烘干速度,对球团矿生产形成制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烘床透风面积小,篦条糊堵、脱落、高温变形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烘床篦条。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烘床篦条包括有篦条体,其特征在于篦条体呈楔形,楔形角度为12°,篦条体上设有三条立筋,采用ZG3Cr18Mn12Si7Ni材料整体铸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不易变形,并提高了烘床的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烘床的透风面积,提高了热利用率,生球的干燥速度加快,球团矿的产质量提升,保证了小球、粉末顺利落下及篦条强度,避免了篦条糊堵和脱落,更好的实现了烘床气流的均匀分布和设备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1、篦条体,2、楔形,3、楔形角度,4、立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烘床篦条包括有篦条体1,其特征在于篦条体1呈楔形2,楔形角度3为12°,篦条体1上设有三条立筋4,采用ZG3Cr18Mn12Si7Ni材料整体铸造成型。该烘床篦条的长度为600mm,厚度为33mm,篦条间隙最窄处为10mm,最宽为20mm,且加大了篦条楔形角度,保证了生球卡在篦条间隙中能顺利通过,增加了烘床整体的透风面积,杜绝了篦条糊堵现象,提高了生球的干燥速度,并且解决了烘床掉篦条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5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