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皮下隧道通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15598.9 | 申请日: | 201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鹏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皮下 隧道 通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治疗脑积水手术中使用的通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脑积水的类似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空心的,一种是实心的。空心的是直的,使用时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不易拐弯,费时费力,且硬度韧度均不够,易折断,易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实心的尖端有的呈矛壮,有的呈尖鸭嘴壮,使用时易刺穿皮肤,有的尖端无孔,只能靠丝线捆绑牵拉引流管,既费时,又易造成引流管断裂,有的有梅花状孔,不但不易加工制造,而且孔面与皮肤垂直,使用时极不方便,整个实心通条的前段无弧度或弧度不够,使用时仍不易拐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皮下隧道通条,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通条包括通条本体和手柄通条本体为实心金属条,其前端弯曲并具有扁梭形尖端,其后端固定手柄,手柄上与通条本体固定连接的部分呈圆锥形,尖端的梭面上开有圆孔。
该通条尖端呈扁梭形,相对较锋利。梭面的中间有一个圆孔,可使引流管穿过,在通条后退时,将引流管直接带过皮下隧道。前端呈一弧形弯曲,通过转动通条,可使通条前行时随着人体表面高低不同的变化而随心所欲的改变方向或深浅度,从而可避免偏离皮肤切口或皮下隧道过深过浅等问题。手柄前端与通条本体连接处呈圆锥形,可增加通条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扁梭形尖端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通条本体1为实心金属条,通条本体1的前端5-10cm处有一弧形弯曲,并具有较锋利的扁梭形尖端3,尖端3与整个通条呈约15度的夹角,梭面与整个通条的弧形面在一个平面上,梭面的中间有一个圆孔4。通条本体1的后端固定手柄2,手柄体呈圆柱形,后端圆顿,前端与通条本体1固定连接的部分呈圆锥形,以增加通条的牢固性。
应用时,手术者握持手柄2,尖端3通过皮肤切口进入皮下,梭面与皮肤垂直,易于使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按事先划定的方向在皮下潜行。根据人体表面的高低不同,适当旋转手柄2,使通条本体1顺利到达另一皮肤切口。将引流管一端穿入通条尖端3的圆孔4,退回通条,则将引流管植入两个皮肤切口之间的皮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鹏,未经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5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拉钩
- 下一篇:一体化硬质超声膀胱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