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充气中立位鞋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15457.7 | 申请日: | 201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菊芬;孙秀华;杨公涛;刘桂芬;李斌;胡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菊芬 |
| 主分类号: | A43B7/00 | 分类号: | A43B7/00;A43B13/2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充气 中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具体为一种远红外充气中立位鞋。
背景技术
医疗临床中保守治疗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时采用足部穿中立位鞋保持下肢与足部中立位,临床使用的中立位鞋根据患者体形和足形现时制作,其制作繁琐、不及时,存在透气性差、穿着不便,使足跟部与鞋体长期摩擦、受压,导致皮肤破损发生褥疮的缺陷,不利患者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红外充气中立位鞋,它采用远红外材料制的布层使足部和下肢温暖舒适,气囊腔充气减少了足跟部与鞋体长期摩擦、受压导致皮肤破损发生褥疮的机率,具有结构简洁、弹性好,改变足部未端的气血运行,提高治疗效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远红外充气中立位鞋,它有鞋体,鞋体的鞋跟部外沿与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鞋跟部与下肢连接处为中空气囊腔,气囊腔下层为固体材料制成的底板,气囊腔上层和鞋底与皮肤相接触面分别设有远红外布层,在气囊腔一侧设有带堵塞的充气口;鞋底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远红外材料制做的布层使足部和下肢温暖舒适,气囊腔充气减少了足跟部与鞋体长期摩擦、受压导致皮肤破损发生褥疮的机率,具有结构简洁、弹性好,改变足部未端的气血运行,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充气中立位鞋,它有鞋体10,鞋体10的鞋跟部外沿与固定板5垂直固定连接,鞋跟部与下肢连接处为中空气囊腔4,气囊腔4下层为固体材料制成的底板2,气囊腔4上层和鞋底9与皮肤相接触面分别设有远红外布层1,在气囊腔4一侧设有带堵塞的充气口3;鞋底9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8、第二固定带7和第三固定带6。本实用新型制作时将鞋体10的鞋跟部与固定板5垂直连接,气囊腔4平面与固定板5平面为同一平面,气囊腔4下层的底板2与鞋跟垂直连接,在底板2和鞋跟上设有气囊腔4;使用时,将充气装置与充气口3连接进行充气后用堵塞封闭,再将患者下肢和足部放入鞋体10内通过固定带固定。所述底板2为中间低两边高的凹形,使下肢体放入即稳固又舒适。由于采用远红外材料制做的布层使足部和下肢温暖舒适,气囊腔4充气减少了足跟部与鞋体长期摩擦、受压导致皮肤破损发生褥疮的发生,具有结构简洁、弹性好,改变足部未端的气血运行,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菊芬,未经刘菊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5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