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照明节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10190.2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照明 节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控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照明的节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学校大教室及各类写字间、办公楼等大量采用人工照明的场所内存在很大的电能浪费问题:当人长时间离开房间时经常不关闭照明灯具的开关,而使照明灯具经常长时间无意义点亮,每年都白白浪费掉了大量的电能。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电费支出,缓解供电紧张的矛盾,还可以通过节约用电来降低用于生产电能的其它能源的消耗,以减少建筑物对各种能源的综合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照明节能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电源、双鉴探测器、延时电路及照明电源分合电路;通过双鉴探测器来探知房间内是否有人,进而判断是否发出开关信号,接通或断开相应的照明电源回路,可节约用电,减少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室内照明节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双鉴探测器、开关电源、控制线路板及控制照明电源通断的接触器;控制线路板上设有延时电路及照明电源分合电路,双鉴探测器、控制照明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开关电源均连接在延时电路上。
所述的室内照明节能控制器,其双鉴探测器为微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双鉴探测器,可准确探测房间内是否有人,从而接通或延时断开照明的电源回路,控制照明电源的开闭状态,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由于双鉴探测器动作开闭时间比较短(1~3秒),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延时环节,解决了在房间内的人员短时间内动作或不动作而使本节能控制器频繁动作或不动作的问题,以避免因人员频繁进出及短时间内人员无动作而造成节能控制器的误动作。
3.本实用新型选用工程中通用的F80mm、深100mm的白色筒灯外壳,它与双鉴探测器(白色)的外型尺寸及颜色十分相配,既美观又便于施工安装。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效果明显,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对既有建筑内的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照明节能控制器包括:双鉴探测器1、控制器壳口盖板2、控制器外壳3、接线端子4、控制器电源线5、控制照明电源通断的导线6、开关电源7、控制线路板8、设有延时电路及照明电源分合电路的控制线路板,双鉴探测器1、控制照明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电阻R、时间继电器KT、小型接触器KM、三极管VT、开关电源7均连接在延时电路上,双鉴探测器选用微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照明节能控制器主要原理是通过双鉴探测器IR来探知房间内是否有人,进而判断是否发出开关信号接通或断开相关的照明电源,如图3所示。
当双鉴探测器IR探测到有人在房间时,探测器内部的常闭触点断开,加在三极管VT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三极管VT导通,时间继电器KT得电,KT触点瞬间闭合,小型接触器KM得电,KM触点瞬间闭合,就把照明回路保持在接通状态,此时则可以通过照明的手动控制开关直接控制照明开闭;当人长时间离开房间,双鉴探测器IR探测不到有人在房间时,探测器内部的常闭触点闭合,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三极管VT处于截止状态,时间继电器KT失电,KT触点延时断开,小型接触器KM失电,KM触点瞬间断开照明回路电源。室内照明节能控制器电源部分采用开关电源,进线为AC220V,出线为DC12V。
双鉴探测器通常用在防盗报警系统中,采用的微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把微波和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它们同时对人体的移动和体温进行探测并相互鉴证之后才发出报警。由于两种探测器的误报基本上互相抑制了,而两者同时发生误报的概率又极小,所以误报率大大下降。微波移动探测器是利用电磁波对运动目标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构成的微波报警装置,多普勒效应是指在微波探头与探测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的回波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其差频信号(也称为报警信号)触发控制电路动作报警;被动红外探测器则是依靠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进行报警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0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