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及喷墨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003610.4 | 申请日: | 201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51907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打印机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喷墨打印机的分体式墨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滴墨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中,墨盒作为墨源,为打印提供墨水。墨盒输出的墨水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输运至记录头,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用喷嘴将墨水至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常见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根据记录头同墨盒之间的配置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记录头与储墨腔合一的一体化墨盒,另一种类型是记录头与储墨腔分离的分体式墨盒。
现有技术中,分体式墨盒设有负压腔和储墨腔两个腔体。其中,负压腔中装有两块密度不同的海绵体,用于保持墨水并形成负压;储墨腔中装有墨水,用于向负压腔供应墨水。分体式墨盒的出墨口处还放置有一木棉芯,该木棉芯的密度大于负压腔中的海绵体,即其墨水吸附力大于海绵体的吸附力,以保证海绵体的墨水被吸附至木棉芯,再通过木棉芯与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端口的配合,将木棉芯中的墨水供应至记录头中。同时,由于木棉芯自身的吸附力,也确保了打印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墨盒内的墨水不会滴到记录头中。
装配过程中,通常用保护罩对上述分体式墨盒的出墨口进行密封,以防止墨盒装机前空气进入墨盒,而使墨盒中的负压消失、墨水泄漏。使用墨盒时,先取下保护罩,再将墨盒安装至打印机中。
但是在运输墨盒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温度升高,可能会使墨盒内的气泡发生膨胀而挤压储墨腔中的部分墨水至出墨口,使出墨口中的木棉芯处于过饱和状态。当用户打开保护罩时,由于木棉芯无法保持多余的墨水,导致出墨口出现滴墨,而且此时若将墨盒装入打印机,则会造成打印断线或打印不出墨,直接影响打印的正常进行。若上述过多的墨水压强较大时,甚至会冲击损坏记录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及喷墨打印机,以避免用户打开保护罩时出墨口滴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腔体、腔体外壳上设置的出墨口及出墨口中设置的导墨件、墨水流动孔,其中,所述导墨件的上方设置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出墨口中的墨水流动孔的下方,以密封所述腔体,所述墨水流动孔用于将所述腔体中的墨水传输到所述出墨口;所述密封体在受到所述导墨件向上的作用力的情况下,移动至所述墨水流动孔的上方,以导通所述腔体与所述导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墨盒的出墨口采用导墨件与密封体的配合,可选择性地关闭或打开墨水的传输,彻底解决了用户打开保护罩时墨盒装机滴墨的问题,防止了环境污染,减少了墨水的浪费。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体可为弹性件。
所述腔体可包括:
储墨腔,用于放置墨水;
墨水流动通道,位于所述储墨腔与出墨口之间,用于将所述储墨腔中的墨水传输到所述出墨口;
进气孔,用于将所述腔体与外部空间连通;
阀腔,用于在所述储墨腔产生负压到预定值的情况下导通,以通过所述进气孔将外部空间中的空气导入阀腔内;
气体流动通道,位于所述储墨腔与所述阀腔之间,用于将所述阀腔中的气体导入所述储墨腔。
所述储墨腔可包括:
墨水检测腔,用于检测所述储墨腔中的墨水余量;
墨水缓冲腔,与所述墨水检测腔的底部连通,用于防止墨水耗尽前气体进入所述墨水流动通道。
所述墨水检测腔内可设置有墨水余量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墨水余量。
所述墨水余量检测件可为棱镜,所述棱镜设置于所述墨水检测腔内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上述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本技术方案中,喷墨打印机通过上述墨盒,解决了墨盒装机滴墨的问题,防止了环境污染,减少了墨水的浪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墨盒装配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墨盒使用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气体流通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墨盒装配完成后出墨口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墨盒装配保护罩及密封垫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装配的结果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装配后的墨盒使用时出墨口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1~图9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3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漏注墨嘴和注墨瓶
- 下一篇:一种护贝机的电源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