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中药排石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03556.3 | 申请日: | 201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平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中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便携式中药排石装置。
背景技术: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可引起尿路粘膜损伤、感染、出血,甚至尿路梗阻、肾积水,使肾实质功能受到损害等。目前,对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一般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将体外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将其击碎,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输尿管内径上粗下细,所以有很多结石碎片和本来不大的结石会停留、嵌顿在三个生理狭窄处,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进入膀胱处,导致尿路梗阻,对肾实质功能造成很大危害,临床医生一般用拳头叩击法,或让患者做跳跃动作以利于结石排出,但效果不理想,有时候反而加重了病情,结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能有效排出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便携式中药排石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便携式中药排石装置,由固定器、振动器、电热膜、中药袋、锂电池和控制器构成,固定器上设有腰带孔,用来穿入腰带,腰带孔的背面设有锂电池,腰带孔的腹面依次设有振动器、电热膜和中药袋,振动器和电热膜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在排石过程中,用来设定振动频率和温度,中药袋中填充金钱草10克、海金沙10克、石苇10克、滑石6克、车前子10克、鸡内金10克、木通10克、瞿麦10克、扁蓄10克、栀子10克、甘草6克,中药袋用卫生透气的无纺棉布制作而成,通过振动器的振动和经加热后的中药的渗透作用,使泌尿系中的结石顺利下行,排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于随身携带,能有效排出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1、固定器,2、振动器,3、电热膜,4、中药袋,5、锂电池,6、腰带孔,7、导线,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由固定器1、振动器2、电热膜3、中药袋4、锂电池5和控制器8构成,固定器1上设有腰带孔6,腰带孔6的背面设有锂电池5,腰带孔6的腹面依次设有振动器2、电热膜3和中药袋4,振动器2和电热膜3分别通过导线7与控制器8相连接,中药袋中填充金钱草10克、海金沙10克、石苇10克、滑石6克、车前子10克、鸡内金10克、木通10克、瞿麦10克、扁蓄10克、栀子10克、甘草6克。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腰带穿入腰带孔中,将中药袋固定在患有尿路结石的体表位置,接通电源,设置好振动频率和温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平,未经高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3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防坠落装置的限位组件
- 下一篇:棒式治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