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气化炉的炉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3522.4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军 |
主分类号: | C10J3/74 | 分类号: | C10J3/74;C10J3/8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气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主要是一种多功能气化炉的炉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气化炉虽然种类繁多,但都大同小异,普遍只有一道转换气装置,使产气不稳定,燃烧时间短,且易费燃料也浪费时间,会很快产生空洞,焦油多了就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气化炉的炉体结构,增加了转换气装置,使产出使用的气体更纯净,燃烧力强,燃烧时间长,且不浪费燃料,提高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气化炉的炉体结构,包括有内筒、外筒,内筒与外筒均有筒底,内筒外套有外筒,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空腔,内筒与外筒筒壁之间的空腔下端设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下方的空腔内设有纵向隔板,将环形隔板下方的空腔分成前、后气室;内筒上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前气室之间通过管道相联通,前气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管道联通,后气室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经过环形隔板上方的空腔从外筒引出。
所述的内筒、外筒采用同-筒底。
所述的内筒、外筒的筒底上设有出灰筒及竖直的环形筒,出灰筒的底部设有帽塞。
所述的前、后气室在筒底上分别设有出水与焦油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有堵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道转换气装置,是便于彻底清理废气和焦油,排出冷凝水,使最后的气体更纯净能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多道转换气装置使产出气体更纯净,燃烧力强,燃烧时间长,且不浪费燃料,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多功能气化炉的炉体结构,包括有内筒1、外筒2,内筒1与外筒2采用同一筒底,内筒1外套有外筒2,内筒1与外筒2之间具有空腔,内筒与外筒筒壁之间的空腔下端设有环形隔板3,环形隔板3下方的空腔内设有纵向隔板4,将环形隔板3下方的空腔分成前、后气室;内筒上端设有出气口5,出气口与前气室之间通过管道相联通,前气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管道联通,后气室上连接有出气管6,出气管6经过环形隔板上方的空腔从外筒引出。
内筒1、外筒2的筒底设有出灰筒7及竖直的环形筒8,出灰筒7、环形筒8与筒底结合处采用密封连接,出灰筒7的底部设有帽塞。前、后气室在外筒筒底上分别设有出水与焦油的开口,开口上设有堵塞;炉顶有炉盖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军,未经王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3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