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视挂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02745.9 | 申请日: | 201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耀 |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10;F16M1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视 挂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够调节电视方位的电视挂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平板电视的制造技术日益成熟,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因此平板电视正逐步取代传统的CRT电视而获得广泛使用。在装配这些平板电视,现有技术也有在家具或墙上设置挂架,用于架设放置平板电视,例如将一支撑柱架结构设置在电视柜上或者固定在墙上。由于平板电视机显像技术和普通电子管电视机的显像技术有所不同,尤其是液晶电视机,有一定范围的可视角度,因此,当人们如果偏差一定角度观看电视节目时,视觉效果表现平平,急需一种可以转动一定角度的电视挂架来满足人们在不同位置观看平板电视节目,但是,现有技术的挂架,安装固定后平板电视的角度不可调整,用户在观看时必须适应机器的角度,不能够在垂直方向大幅度的调整视角,如需调整平板电视的角度则必须重新安装、固定,工序比较繁复,造成用户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对电视方位进行调整的电视挂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视挂架,包括固定面板,所述的固定面板上配装有外挂臂,第一活动臂的一端铰接固定面板上,另一端上铰接有第二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的另一端与外挂臂相铰接,在第二活动臂与外挂臂铰接连接处套接有齿轮,外挂臂的端部安装有拨片,且拨片的头部与齿轮的齿口相对。
作为优选,所述的拨片上配装有蝶形螺帽,蝶形螺帽一端与拨片连接,另一端伸出外挂臂,拨片的上下端还拉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挂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制有第一挂口和第二挂口,外挂臂的底部配装有由卡头以及复位弹簧组成的安全锁,第二挂口挂在墙面板上后并通过安全锁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各种不同尺寸的电视,方便对电视装配,只需要用手扳动就能够实现电视张开角度的调整,操作方便快捷,且在调节角度时平稳度高,另外安全锁用于防止客户误操作,操作更简单,更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电视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面板;2、外挂臂;21、第一挂口;22、第二挂口;3、第一活动臂;4、第二活动臂;5、齿轮;6、拨片;7、蝶形螺帽;8、弹簧;9、安全锁;91、卡头;9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电视挂架,包括固定面板1,所述的固定面板1上配装有外挂臂2,第一活动臂3的一端铰接固定面板1上,另一端上铰接有第二活动臂4,第二活动臂4的另一端与外挂臂2相铰接,在第二活动臂4与外挂臂2铰接连接处套接有齿轮5,外挂臂2的端部安装有拨片6,且拨片6的头部与齿轮5的齿口相对。
所述的拨片6上配装有蝶形螺帽7,蝶形螺帽7一端与拨片6连接,另一端伸出外挂臂2,拨片6的上下端还拉有弹簧8,这里通过弹簧8使拨片6保持压紧力能够紧紧的抵压在齿轮5上。
所述的外挂臂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制有第一挂口21和第二挂口22,外挂臂2的底部配装有由卡头91以及复位弹簧92组成的安全锁9,第二挂口22挂在墙面板上后并通过安全锁9锁定。
本电视挂架的使用原理如下:
首先在墙面上设置墙面板,然后将本电视挂架上的固定面板1固定在电视机的背面,这里需要在电视机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一个电视挂架,将外挂臂2上的第一挂口21和第二挂口22挂接在墙面板上,并锁上安全锁9,这里拨片6是和齿轮5咬死的,这时是无法调节张开的角度,当需要调节角度时,顺时针方向旋转蝶形螺帽7,带动拨片6绕铰接点向上运动,使拨片6与齿轮5分离,然后调整好所需要的角度后,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蝶形螺帽7,带动拨片6绕铰接点向下运动,使拨片6与齿轮5重新咬合,锁死即可完成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耀,未经王晓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2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分级机润滑装置
- 下一篇:输油管道带压补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