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圈装饰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02510.X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欣汽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丰田通商股份有限公司;车美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4 | 分类号: | F21S9/04;F21V23/00;B60Q1/26;H02K7/00;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装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当车轮转动时,能自动发光的轮圈装饰灯结构。
背景技术
当夜幕低垂,但尚有微弱光线时,通常汽车驾驶人认为还可以看见,因而不打开大灯或角灯。此时,若是在一般市区的直线道路上行驶,因尚还有微弱的光线,且在市区须注意来车以及行人,会较为警觉,而不会有大碍。然而,若是行驶在山区狭窄且曲折的山路上时,若未打开汽车的角灯或大灯,则因光线微弱,视线不良,而较容易发生意外。
此外,因汽车的角灯固定装设在四个角落上,虽汽车行进时会有光线拖曳的效果,但以相对速度来说,则角灯为静态警示,因此其用来警示来车的效果较差。又因脚灯虽然位于汽车的四个角落上,但是偏向前方或后方。因此,在侧面的方向并无任何警示效果。
另外,汽车上虽然在后方可装设第三刹车灯,可在刹车时用来警示后方来车,然而其是用于刹车时的警示,在正常行驶并无任何警示作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设在汽车侧面的灯具,以在汽车行进时,可在汽车侧面产生发光的效果,而同时达到警示以提高安全以及美观之用,实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轮圈装饰灯结构,其可在车轮转动时自动发光,而具有美观以及安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圈装饰灯结构,装设在一车体的轮圈上,所述的轮圈装饰灯结构包含:
一马达组件,包括一马达本体以及一配重块,所述的马达本体具有一转轴以及一壳座,所述的壳座设置在所述的转轴的外侧,所述的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的马达本体的外侧;
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的马达组件的一侧;
复数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的一侧;
一透光罩体,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的一侧;以及
一盖体,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的一例,且所述的盖体枢接所述的转轴,所述的盖体带动所述的转轴相对所述的壳座转动以产生电能,以驱动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其中,所述的轮圈装饰灯结构更包含一套环,所述的套环是设置在所述的盖体的外侧,以撑抵所述的盖体。
其中,所述的马达组件更包括一第一板体以及一第二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是设置在所述的马达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板体是设置在所述的马达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配重块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板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的盖体的内侧更具有复数个限位槽,所述的套环是嵌设在所述的限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在夜间开车时,自动发光,而具有安全以及美观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轮圈装饰灯结构,其功效在于可直接嵌设套环,将套环撑抵在轮圈即可将轮圈装饰灯结构紧密装配在轮圈上,而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圈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配在车体轮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圈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圈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圈灯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马达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圈灯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作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轮圈灯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作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圈装饰灯结构;11马达组件;111马达本体;1111转轴;1112壳座;112第一板体;113第二板体;114配重块;12电路板;13发光二极管;14透光罩体;15盖体;151限位槽;16套环;2车体;21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轮圈装饰灯结构较佳实施例组配在车体轮圈的示意图、分解图、组合图以及马达组件的分解图。图中,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轮圈装饰灯结构1,装设在一车体2的轮圈21上,所述的轮圈装饰灯结构包含一马达组件11、一电路板12、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3、一透光罩体14、一盖体15以及一套环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欣汽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丰田通商股份有限公司;车美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欣汽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丰田通商股份有限公司;车美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2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