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麦克风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1982.3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伸缩的麦克风支架。
背景技术
一文献号为CN201018638Y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麦克风支架,包括由支架座、立杆、斜杆及接合座组成。其中支架座包括底座及环绕枢接于底座下部的多个支脚组成,支脚由上支脚及下支脚构成,下支脚通过滑套、限位套的作用可以在上支脚中伸缩。立杆由上立杆和下立杆组成,上立杆套入下立杆中,并由紧固手把套束紧定位。斜杆由大斜杆、连接头及小斜杆组成,接合座包括固定座、旋转座、连接螺母及连接螺杆,固定座在两侧各设置一橡胶垫片,连接螺杆穿插旋转座及固定座;通过带有旋柄的连接螺母旋合,压紧固定座两侧的橡胶垫片,使其固定座与旋转座固定;由此可知,该麦克风支架的支架座由底座及环绕枢接于底座下部的多个支脚组成;下支脚伸出时占地面积过大,如不伸出,则又造成支架无法承受更大的重量而且使用不方便,也增加了操作难度。此外,由于接合座只是靠压紧固定座两侧的橡胶垫片的作用使其固定座与旋转座固定,如麦克风的重量过大,则造成支架的斜杆不能正确定位,无法达到使用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麦克风支架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简单、安全携带方便的麦克风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克风支架包括支撑座、连接支杆、调节支杆及旋转固定座;支撑座由上、下固定座及环绕枢接于上固定座的支撑杆和环绕枢接于下固定座连接杆所构成,其特征是从下固定座接出的连接杆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连接上固定座,上固定座套在主支杆外部,且上固定座的内径大于主支杆的外径;主杆内部装有的大弹簧以及大调节支杆内部装有的小弹簧可以增加麦克风支架的可靠性。由于支撑座由连接杆连接下固定座、支撑杆连接上固定座而组成三角形结构,使麦克风支架的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且具有更好的稳固性;旋转固定座由带有凹V型槽的固定座及带有凸V型齿的套合座构成,根据凹V型槽的凸V型齿的相互配合使其具有更好锁紧功能。收叠时,可以将麦克风支架收合成整体,减少了收合体积,能更方便地使用与携带。
跟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座是一整体,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调节支撑座中上固定座在主支杆的上、下位置来增加或减少支撑杆的占地面积,从而调节麦克风支架的承受重量。主杆内部的大弹簧以及大调节支杆内部的小弹簧可以增加麦克风支架的使用性能。旋转固定座由带有凹V型 槽的固定座及带有凸V型齿的套合座构成,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旋转固定座的角度,且锁紧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支架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支架旋转固定座正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支架旋转固定座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麦克风支架主要包括支撑座1、连接支杆2、调节支杆3、旋转固定座4,其中支撑座由上固定座23、下固定座13及环绕枢接于上固定座23、下固定座13的支撑杆20、连接杆17所构成;紧定螺钉12把下固定座13锁紧在主支杆24上;连接杆17通过六角螺钉16旋紧在下固定座13的槽里面,连接杆17的孔径比六角螺钉16的外径大,可以自由旋转;双头螺栓15把连接杆17连接在支撑杆20并以两个盖头螺母14固定,连接杆17的孔径比双头螺栓15的外径大,可以自由旋转;转接块49与支撑杆20旋紧,并以六角螺栓22将转接块49与上固定座23固定,通过上固定座固定旋钮21与六角螺栓22的旋合,只需稍微用力就可以控制上固定座23在主支杆24的上、下位置。支撑杆20下端接有脚垫固定座19及脚垫18,以利于支架的安放。主支杆24底部内装有大弹簧11且底部的主支杆座10通过螺纹旋紧在主支杆24上,防止大弹簧11直接掉出主支杆24;主支杆内部的大弹簧用以承受连接支杆回落时的重量,增加麦克风支架的可靠性。
连接支杆2包括有支杆座25、支杆26、锁紧套27、支杆固定旋钮28、大O型圈29、支杆螺栓30。支杆座25、支杆螺栓30旋紧在支杆26上,支杆螺栓30另一端接固定座31。锁紧套27、支杆固定旋钮28、大O型圈29套在支杆26上,大O型圈29是为了防止支杆螺栓30与支杆固定旋钮28直接相碰而导致零件撞伤。支杆26套入主支杆24,通过支杆固定旋钮28压迫锁紧套27锁紧支杆26来调节支杆26在主支杆24内的升降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形出料口硫酸钾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防近视的握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