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气空调冷热交换管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01035.4 | 申请日: | 2010-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9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学宝 |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气 空调 冷热 交换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冷气空调冷热交换管路。
背景技术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冷气空调冷、热交换工作能产生多少的冷却作用,相对地就会产生等量的热作用,或者产生多少热作用,相对地也产生多少冷却作用;因此,在该前题下,唯一可达到节能的方法,就是加速冷却作用与热作用及散冷作用与散热作用,以有效地改变“利用能”与“排出能”之间的关系,实现能的利用率最大化;因此,就目前所知的冷气空调冷、热交换装置中,散热鳍片的运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冷气空调散热鳍片中,绝大部份是铝质材料制成,且铝质材料的散热鳍片,又是借助风扇的风力通过,加速散热效果;而选择铝质材料散热鳍片,就是取该种材料具有相当好的散热作用,可使所产生的利用能与排出能可以被有效利用或排除;因此,能在改变冷热交换结构的前题下,进一步加快散热作用,即可有效获取所的利用能,进而降低不需要的排出能,达到真正节能目的。
但是,一般冷气空调的冷、热交换装置中,所使用的散热鳍片,虽具有基本的散热作用,但效率与速度,均显不足;因此,现有散热鳍片仍然停留在原材料的基础上,仅通过结构的变化,以增加散热面积的方式提升散热作用,无法真正通过加速吸热与散热以及吸冷与散冷的速度,获得较高的利用能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交换管路,其连接一冷气(或暖气)空调,主要是由:前置管路、制冷或制热组件、散热风扇与后置管路所构成;其中:该前置管路与后置管路的外缘的局部或全部,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超导层,借助该管路超导层的实施,除能有效改变原管路材料的质性外,并衍生出快速吸热与散热及快速吸冷与散冷的功能,除能有效降低制冷或制热组件与散热风扇两者所需的能耗外,更进一步可提高利用能的产生与促进排出能的排除,有效达到最终节能减碳的目的。
其中,所述前置管路与后置管路均为数排管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速冷热交换管路间的吸热与散热及吸冷与散冷速度,使前置管路形成一种吸热、排冷作用,而后置管路则形成一种吸冷、排热作用,并借助与前、后置管路相互对应的制冷或制热组件与散热风扇的辅助作用,以便使该两者能耗大幅改善下,也不影响利用能的利用效率,进而达到节省能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连接关系,以前置管路连接并配合于制冷或制热组件,依据制冷或制热组件所产生的冷热作用,送达于前置管路,通过前置管路实施快速的吸热、排冷作用,即可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获得前置管路对外界的冷却作用;相对地,后置管路则是借助散热风扇的作用,可将制冷或制热组件所产生的热副产品,通过后置管路有效实施吸冷、排热作用,快速达到散除热量的功效,以提高能利用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优点能被更被进一步了解,以下将配合附图及最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位置配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管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吹向工作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1前置管路 2制冷或制热组件 3散热风扇
4后置管路 10管路 100超导层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前置管路1,制冷或制热组件2,散热风扇3及后置管路4所;其中:前置管路1对应并连接于制冷或制热组件2,而后置管路4则对应并连接于散热风扇3,且前置管路1与后置管路4也构成连接,以形成冷气空调的冷或制热交换管路。
前置管路1为接收制冷或制热组件2所产生的冷作用,通过前置管路1快速吸收外界(热性)温度的同时,该管路1也即同时吸收及快速排除制冷或制热组件2所产生的冷却作用,有效加快于吸热、排冷作用,并依此原理不断循环,增加用于冷却作用的利用能;而后置管路4主要是接收于制冷或制热组件2所产生的热“排出能”,并与前置管路1连接,通过后置管路4快速吸收外界(冷性)温度的同时,通过散热风扇3的散热作用,后置管路4即能同时吸收及快速排除该制冷或制热组件2所产生的热“排出能”,有效加快吸冷、排热作用,并依此原理不断循环,进而增加热作用的排出能;如图3所示。
请再如图2所示,前述的前置管路1与后置管路4,均是具有快速吸热与散热及快速吸冷与散冷功能,且该等管路(1、4)所设的数排管路10外缘,设有一或一层以上的超导层100,该超导层100可选择以硅为主的原料制成的超导层,通过此超导层100所具快速吸热与散热及快速吸冷与散冷作用,将可加速冷或制热交换的过程,使冷或制热效率的应用值大幅提升,达到最终节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学宝,未经吴学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识别钞票编号的验钞机
- 下一篇:带有卸料调节机构的转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