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0265.9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8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汪少朋;李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混合的均化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均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聚酯差别化的品种逐渐增加、制备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改性聚酯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PET纤维本身的高结晶度、高取向度及较高的玻璃化温度等性能,染料难扩散到PET分子中去,染色困难。为解决PET染色问题,主要可从纺前着色改性、切片共混纺丝改性、共聚改性等几个方面对聚酯进行改性。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广泛的是采用第三种方法即加入第三单体进行共聚改性。因此关系到差别化聚酯的性能决定步骤的第三单体在聚酯主链上的合理排布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关键因素取决于第三单体与预聚物的混合均因性。
尽管如此,目前在差别化聚酯连续生产装置上还没有技术成熟和效果明显的三单体与预聚物等多相均匀混合的设备和装置。虽然有些厂家开发了一些产品,但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安装搅拌系统等装备或运用一些贵重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器件来使其混合均匀,但是众所周知,在化工设备中,动力设备增加能耗的同时,也增加了日常的维护费用。而且随着差别化要求和程度的不断提升,可能需要加入第四单体、第五单体等,目前的技术就更难达到使其混合均匀的目的。
譬如专利申请200420089068.3公开了一种均化装置,该装置主要是乳化泵高速旋转运转,使含水原油在高频压力波的作用下产生反复的压缩和扩张效应,同时又受到狭缝剪切力和回旋剪切力的强烈作用,如此综合作用,使原油中的水分产生强烈的分散、乳化、均化作用,形成稳定的小水滴均匀地悬浮于原油之中。通过温度、时间控制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动调节所需要的均化时间和控制温度。
专利申请88213122.2公开了一种涉及适于研磨和均化各种流体和半流体的物料,特别是润滑脂的组合均化器。它由轴(1)、支撑轴承(2,12)、壳体(6)、安装在轴(1)上的磨(5)和均化元件组成。均化元件包括安装在轴(1)上的转环(14)、顶住转环(14)的弹簧(10)、静环(15)、由转环(14)与静环(15)的接触面组成的缝隙(16)和冲击面 (17)。加压的物料通过磨(5)研磨后,通过缝隙(16)、并撞击于冲击面(17)上受到研磨和均化。
因此,基于上述各方面的考虑,本发明通过对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出一种均化器,能够应用于差别化聚酯等化工行业中含有预聚物、单体、改性单体等多相液体体系并使其混合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均化器,所述均化器结构简单,能够大大增加液体物质均匀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化器,所述均化器由至少n个第一圆筒和n-1个第二圆筒间隔相套而成,均化器最内部圆筒和最外部圆筒均为第一圆筒,最外部的第一圆筒顶部封闭并有一进口与外部连通,底部具有一出口与最内部第一圆筒内部连通,其他第一圆筒顶部敞开,所有第一圆筒共用同一均化器底部;所述第二圆筒间隔的套设在其相邻的第一圆筒外侧,第二圆筒顶部封闭,而底部敞开,从而形成均化器内各个第一圆筒和相邻第二圆筒之间相互连通的空间;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之间用连接部件相互固定。
譬如,最内部第一圆筒外套设一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外再套设一第一圆筒,其外再套设第二圆筒,依次类推,从而形成第一圆筒和相邻第二圆筒相互套设的结构,而最内部和最外部均为第一圆筒。在各个相邻圆筒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空间,也就是行腔,供物料运行。
根据前面所述的均化器,所述第一圆筒和其外套设的第二圆筒高度比为1/4~4/5,优选为1/2~2/3。
根据前面所述的均化器,所述第一圆筒和其外套设的第二圆筒半径比为1/3~7/8,优选为7/12~3/4,更优选为2/3。
根据前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均化器,所述第二圆筒底边缘和均化器底部距离为其内部的相邻的第一圆筒高度的1/5~4/5,优选为1/4~1/3。
根据前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均化器,所述n为2~4,优选为2或3。
根据前面所述的均化器,当n为2时,最内部第一圆筒高度为第二圆筒的2/3,第二圆筒高度为最外部第一圆筒的1/2。
当n为3时,最内部第一圆筒3高度为套设其外的最内部第二圆筒4的2/3,最内部第二圆筒4高度为中间第一圆筒12的1/2,中间第一圆筒12高度为最外部第二圆筒10的3/5,最外部第二圆筒10高度为最外部第一圆筒2的16/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风道的器具
- 下一篇:金属基板与外饰层结合的复合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