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机翼腹板式翼肋的装配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9114012.6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俐;吕景佳;王宝庆;王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3 | 分类号: | G01B11/03;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测量 机翼 腹板 式翼肋 装配 定位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机翼腹板式翼肋的装配定位方法,属于航空制造中的飞 机零部件的装配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翼肋是形成机翼外形的基本构件,翼肋的外形是根据设计的翼型制造的,装配好的一组 翼肋作为骨架的一部分,其外形面是决定蒙皮气动外形的关键,其装配的精度直接影响其外 覆盖的蒙皮所形成的翼型。腹板式翼肋是现代飞机常用的翼肋结构形式。
传统的翼肋的装配是基于模拟量传递的在专用装配工装(型架)中进行的,利用型架上 的卡板的外形面确定翼肋零件的空间位置。这种装配方法会产生型架卡板的制造误差、翼肋 和卡板的协调误差、翼肋的外形面在卡板夹紧力下的变形误差,各误差经过累积将降低最终 的翼型的准确度以及机翼部件对接时的协调性。而且此种装配方法采用的是专用装配工装, 成本较高,适应性不强。
1997年OMC(Optical Metrology Centre,光学计量中心)的Jiggless Manufacturing (无型架制造)项目提出并设计了无型架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应用了近实时照相测量系统 和自动化装配机器人达到了减少专用装配工装的目的。在该项目中,翼肋零件的装配定位依 靠照相测量系统的实时测量结果控制6个自由度的装配机器人夹持机翼零件完成其定位过 程。该无型架装配方法的照相测量系统测量时对于复杂的对象需要较多的照相机,而且一些 较隐藏的特征无法测量。
(三)发明内容:
1、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机翼腹板式翼肋的装配定位方法, 它能解决现有的依靠模拟量在专用装配工装内进行腹板式翼肋装配定位的精度较低、效率较 差、成本较高的问题,并尽量减少专用装配工装的数量。
2、技术方案:
见图1、图2,机翼腹板式翼肋,(以下简称翼肋)是上部平直,下部带有状缺口,两 侧是双弧形的金属板,其上设置有四个大孔和三个小孔,三个小孔是定位基准孔,它们呈直 角三角形分布,且孔的直径大小的选取要保证翼肋的强度要求。该翼肋与机翼的桁条和蒙皮 相连接,而桁条和蒙皮是在该翼肋组装完后进行装配。
本发明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机翼腹板式翼肋的装配定位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翼肋的三个定位基准孔上安装用于激光跟踪测量的靶标基座。
步骤二:将翼肋安放在数控装配单元术端的夹具上,固定锁紧。
步骤三:装配单元夹持着翼肋运动到指定的目标位置,即该翼肋的装配空间位置。
步骤四:用激光跟踪仪依次测量翼肋上的3个定位基准孔的圆心坐标。
步骤五:将翼肋上的3个定位基准孔的当前装配的空间位置与理论设计的空间位置进 行比较,计算出该翼肋当前装配空间位置偏差及在6个不同自由度上的空间位置补偿量。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计算出的翼肋的空间位置补偿量生成装配单元的空间位置调整指 令。
步骤七:启动步骤六生成的装配单元的空间位置调整指令,驱动装配单元实施空间位 置的微调整。
步骤八:重复步骤四至步骤七的过程,直到翼肋的空间位置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步骤九: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八,完成该组其他翼肋的装配。
在一组翼肋装配完成后,要进行该组翼肋外形面的装配准确度检测以及外形面的补偿。 整组翼肋的外形面的装配准确度检测以及外形面的补偿步骤如下:
1)用激光扫描仪对该组每个翼肋的上下外形面进行扫描测量。
2)将步骤1)测量得到的该组翼肋外形面数据和理论设计的该组翼肋的外形面数据进行 比较,得到该组翼肋的外形面装配误差以及该组翼肋的外形面补偿量。
3)若步骤2)中的外形面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则将该组翼肋和对应的翼梁连接起来; 若步骤2)中的外形面误差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则用专用材料对外形面进行补偿处理,然后 将该组翼肋和对应的翼梁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的在翼肋的定位基准孔上安装激光跟踪测量的靶标:根据定位基准孔的大小 选取适合的靶标的磁力基座,用专用胶将基座固定在基准孔上。
其中,所述的将翼肋的当前位置与理论设计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空间位置偏差及各个 自由度的位置补偿量的步骤如下:
翼肋上的3个装配定位基准孔的分布如图1所示,1号装配定位基准孔位于直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114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