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孔径巷道底板钻孔快速钻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9097010.0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伟;张辉;许莉莉;郑新旺;董士举;张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宋金鼎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径 巷道 底板 钻孔 快速 钻进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钻进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小孔径巷道底板钻孔快速钻进装置。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强度的加大,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巷道底臌现象越来越突出,而底板锚杆锚索支护是治理巷道底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矿井巷道底板锚杆锚索钻孔钻进的方式主要有三类:①利用顶板锚杆钻机及其钻杆钻进,通过高压风吹孔或高压水冲孔进行排渣,先钻进后排渣;②利用麻花钻杆钻进,通过麻花钻杆的旋转进行排渣;③利用全液压坑道钻机通过高强推进力进行钻孔。第一种方式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排渣难度不断加大,导致钻机推进困难,并且是先钻进后排渣,钻进断断续续,导致钻进速度迟缓;第二种方式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经常出现卡钻现象,而且钻屑排出困难,钻进速率较低,前两种方式虽然可以小孔径(直径φ<35mm)钻进,但成孔较浅,钻进速度较慢;第三种方式钻进速度较快,成孔较深,可以达到锚杆孔深度的要求,但设备笨重,操作不便,而且成孔大(直径φ>90mm),必须使用特制的锚杆或锚索锚固时才能达到“三径匹配”的要求,导致支护成本较高。因此,研制出一种成孔直径小、钻进速度快、钻孔深度满足要求的巷道底板钻进装置是解决巷道底板锚杆支护的关键问题,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孔径巷道底板钻孔快速钻进的装置,可有效解决巷道底板钻孔钻进效率低、成孔直径大、钻孔深度浅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套、钻杆套筒和钻杆,水套套装在输出轴上,水套上端通过固定孔利用配套螺杆固定在钻机水套接口上,水套下端与水套接头连接,水套接头与钻杆中的套筒连接,旋转钻杆接头上端与输出轴连接,旋转钻杆接头下端与接口套连接,钻杆接口套与钻杆中的上接口连接套连接,钻杆之间的连接是旋转钻杆上端连接上接口连接套,下端连接下接口连接件,上接口连接套与下接口连接套连接,构成钻杆的旋转推进结构,钻杆套筒通过轴承及轴承连接套与旋转钻杆连接,钻杆套筒之间经连接套连接在一起,结构独特、实用方便,是底板锚杆钻孔的小孔径钻进设备上的创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水套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进水接头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橡胶密封圈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排渣接头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按钮套、按钮和按钮弹簧装配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凸头、弹簧和凸头套装配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橡胶密封圈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水套接头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套筒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输出轴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旋转钻杆接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旋转钻杆接头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三橡胶密封圈的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接口套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上接口连接件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下接口连接件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下接口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20为本发明连接套的剖面主视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轴承连接套的立体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图21给出,本发明包括水套、钻杆套筒和钻杆,水套2套装在输出轴1上,水套上端通过固定孔7利用配套螺杆固定在钻机水套接口上,水套下端与水套接头28连接,水套接头与钻杆4中的套筒30连接,旋转钻杆接头3上端与输出轴1连接,旋转钻杆接头3下端与接口套29连接,接口套与钻杆中的上接口连接件31连接,钻杆4之间的连接是旋转钻杆32上端连接上接口连接件31,下端连接下接口连接件36,上接口连接件与下接口连接件连接,构成钻杆的旋转推进结构,钻杆套筒40通过轴承38及轴承连接套37与旋转钻杆32连接,钻杆套筒之间经连接套35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097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小套管的配方及井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质岩承压水隧道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