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9006011.X | 申请日: | 2010-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昌生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1/04;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孙正焰 |
| 地址: | 2725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下 急性 蜂窝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②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③应用氨苄西林:可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变态反应。④应用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伪膜性结肠炎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皮下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本病是皮肤、粘膜受伤或有其他病变,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细菌感染而致。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球菌等。由于受侵组织质地较疏松,病菌释放毒性强的溶血素、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等,可使病变扩展较快。病变附近淋巴结常受侵及,可有明显的毒血症。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为多,病人可先有皮肤损伤,或手、足等处的化脓性感染。继之患处肿胀疼痛,表皮发红、指压后可稍褪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邻近病变部位的淋巴结常有肿痛。病变加重时,皮肤部分变成褐色,可起水疱,或破溃出脓。病人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严重时病人体温增高明显或过低,甚至有意识改变等表现。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金银花30重量份、连翘9重量份、紫花地丁9重量份、蒲公英12重量份、大青叶12重量份、板蓝根9重量份、败酱草6重量份、鱼腥草6重量份、红藤6重量份、蚤休3重量份、翻白草3重量份、三棵针9重量份、鬼针草9重量份、乌蔹莓9重量份、托盘根12重量份、黄柏12重量份、黄芩12重量份、黄连9重量份、生栀子6重量份、龙胆草6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白鲜皮12重量份、秦皮9重量份、生大黄(后下)12重量份和生甘草12重量份,在上述方中,除生大黄之外,其它24味药一起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15分钟,再放入生大黄,再煎15分钟,过滤去渣得药液72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5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在消化道内吸收快,容易吸收,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磺胺药、抗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昌生,未经张昌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006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阳伞配重积木式固定座
- 下一篇:保温板保温层的发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