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照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5050.0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伸次;阿部法光;相马孝浩;城田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王永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照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这里描述的实施例通常涉及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其可以利用紫外线对原水例如市政水或者地下水进行杀菌,消毒或者灭活。
背景技术
化学物质例如臭氧或者氯通常用于进行原水例如市政水或者地下水的杀菌与消毒,工业用水的杀菌、消毒和脱色,或者纸浆的漂白,以及医疗设备的杀菌等等。
传统的杀菌装置必须使用贮存容器和搅拌装置,例如喷射泵,将臭氧和化学物质均匀地溶解在待处理的水中,从而不能及时地应付水质和水量的改变。相反,因为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和脱色作用,对工业用水进行除臭和脱色作用,或者漂白纸浆的作用等等,从而使紫外线具有及时应付水质和水量变化的优点。因此,近来,一种用于杀菌和净化原水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原水作为一种杀菌-消毒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布号2004-223502公开了一种紫外线杀菌-净化装置,其具有检测用于保护紫外灯的保护管上的裂纹和损伤的功能等等。
然而,该紫外线杀菌-净化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当使用紫外线时,供水和污水在紫外光源的紫外线照射下几秒钟内就被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然而,当高亮度和高输出的紫外灯被用作紫外光源时,由于该灯寿命较短,在到达每年的定期保养周期之前,不能确保其具有足以进行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的预定紫外线输出量。
(2)当紫外灯被用作紫外光源时,在紫外灯达到灯泡寿命之前,不能保证其具有足以进行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的预定紫外线输出量,这依赖于其操作史,例如开和关的次数、安装紫外灯的环境和灯输入功率的增加以及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即使在达到紫外灯的定期保养周期或者灯寿命时,或者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量降低时,其也能保持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的能力。
一般而言,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对原水例如市政水或者地下水进行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包括水处理容器、紫外线传感器、和控制器。该水处理容器包括供原水流入的供水端口、至少一对构造成用紫外线照射流入水处理容器的原水的紫外灯、和、将经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原水排出的出水端口。该紫外线传感器构造成用来测量紫外灯发生的紫外线照射量。该控制器构造成用来控制紫外灯的开和关。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即使在达到紫外灯的定期保养周期或者紫外灯寿命周期时,或者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量降低时,其也能保持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供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的平面图,图2B是该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B中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紫外灯切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紫外灯布局的修改例的示图;和
图5是图3中紫外灯布局的另一修改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1)实施例中的装置包括至少一对(优选两对或更多对)置于水处理容器中的紫外灯,构造成用来测量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照射量的紫外线传感器,和构造成用于控制紫外灯开和关的控制器。例如,当设置一对紫外灯而其中的一个紫外灯的寿命达到预定的周期时,该紫外灯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个紫外灯。注意,各紫外灯也可以进行手动切换。如上所述的紫外灯的切换可以在定期保养周期到达之前,保证紫外灯具有足以进行杀菌、消毒以及灭活的预定紫外线输出量。
(2)在该实施例中,当紫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量低于预定值时,控制器优选地顺序切换待打开的紫外灯。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达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3)在该实施例中,当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量低于预定值时,控制器优选地打开所有的紫外灯或者增加要被打开的紫外灯的个数。通过这样的操作也可以达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4)在该实施例中,该紫外灯优选为中压汞灯。净化设备中紫外线处理所使用的灯可以粗略地分为低压汞灯和中压汞灯,尽管中压汞灯的寿命要短于低压汞灯,但中压汞灯的优点在于其高输出量,因此,需要使用的中压汞灯的数量也相应减少,从而设备尺寸减小。因此,即使紫外灯的放置方向与原水流动的方向交叉时,原水中的细菌也可以被杀菌、消毒或者灭活。
接下来,参照图1对供水处理系统的过程概述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5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