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摩托车减震器的润滑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3953.5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鸥;周干堂;郭剑峰;程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N30/06;C10N30/10;C10N30/12;C10N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加岭;张庆敏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摩托车 减震器 润滑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减震器的润滑油组合物,属于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减震器主要为双筒式液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的作用原理是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移动时,减震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减震器壳体所吸收。
减震器润滑油组合物的使用,按类型可分为为摩托车减震器及为自行车鞍座减震器来提供润滑的润滑油组合物;按减震器在车辆中装配的位置可分为前减震器润滑油及后减震器润滑油。
目前摩托车减震器的主要制造企业广泛采用专用的摩托车减震器油,也有部分企业用低粘度的普通液压油、低温液压油、冷冻机油等代替专用摩托车减震器油。
用低粘度的普通液压油代替专用摩托车减震器油,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部分低粘度的普通液压系统循环油对油品的粘度指数要求不高,对水分离性能指标要求过于宽松,对低温性能仅有凝点或倾点的限制,使减震器工作阻尼力变化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水分离性差的,如减震器工作环境比较苛刻,油品易变质影响减震器的整体寿命;低温性能仅有凝点或倾点限制,使减震器在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阻尼力过大,容易变硬,影响摩托车骑乘人员的舒适度。
用低温液压油代替专用摩托车减震器油。采用低温液压油代替摩托车减震器油的环境使用优势十分明显,并且在低温下,减震器油的流动性能好,阻尼力变化不大。但是过于强调低温性能,在一定的性能价格比条件下,会使产品的混合粘度过低,在减震器工作的多次往复工作中,经过多次剪切,与初期的运动粘度相比,运动粘度变小,在同体积的工作行程中,阻尼力基本没有变化,在坡道、弯道、道路情况变化环境下,骑乘人员的舒适度变差。
用冷冻机油代替该专用摩托车减震器油产品能满足减震器的低温环境工作状态,低温下减震器往复的阻尼力变化不大,可以满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使用要求。但是该产品的主要不足有两点:一个是粘度指数普遍低于专用的摩托车减震器油,使骑乘者在遇到坡道、颠簸之处,或坑凹之处,阻尼力变化过小,对骑乘者的缓冲作用比较小,不易于骑乘人员的安全性保护作用。其二是该产品天然性的缺陷是抗氧化性能比较差,使减震器油的工作寿命较短,而影响到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针对摩托车减震器的工况和使用的环境温度条件,研制专用的摩托车减震器油,以满足国内的摩托车减震器制造企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减震器的润滑油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承载、抗磨、抗氧化、低温流动性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减震器的润滑油组合物,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粘度指数改进剂 1%-20%;
极压抗磨剂 0%-1.0%;
抗氧抗腐剂 0.05%-1.0%;
破乳化剂 0.001-0.01%;
抗泡剂 0.0001%-0.01%;
降凝剂 0.05%-1.4%;
基础油 余量。
其中,优选为,
粘度指数改进剂 1%-7%;
极压抗磨剂 0.04%-0.10%;
抗氧抗腐剂 0.3%-0.8%
破乳化剂 0.001%-0.004%;
抗泡剂 0.001%-0.005%;
降凝剂 0.3%-0.6%;
基础油 余量。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分子量不大于2万的聚异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其中乙烯含量不高于50%,并且数均分子量在10万以下;聚甲基丙烯酸酯,其中碳原子数量C8-C20聚甲基丙烯酸酯浓缩物;星状结构的氢化异戊二烯共聚物或苯乙烯含量不高于45%的苯乙烯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聚异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其中乙烯含量不高于50%,并且数均分子量10万以下;碳原子数量C8-C20聚甲基丙烯酸酯浓缩物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为优选粘度指数改进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利磁吸式固定装置
- 下一篇:增压发动机用散热器